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永乐长歌 > 第 164 章 胡党案(一)

第 164 章 胡党案(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镜静道:“大费周章请公爹来,只因今日之事,实在事关重大。”

李善长波澜不兴,仍是和蔼地笑着,捋一捋胡须,说道:“公主请讲。”

镜静道:“父皇不久之后必杀胡惟庸,而胡家与李家是姻亲,若兴株连,李家或多或少会受些波及。在此之前,请公爹为李家,早做打算。”

这下饶是李善长也按捺不住,捋胡子的手像是没处搁,抬起又放下,顿了顿,才说道:“公主如何得知?”

镜静一直凝视着李善长的脸,见他目光有所躲闪,心下暗道不妙:他恐怕已与胡惟庸有些首尾了……但她仍稳住心神,继续道:“我并非从宫中得到确凿消息。只是说出我的推测,请公爹听一听。魏国公夫人中毒小产,到现在父皇也未下旨严查,只赐了徐家几个懂医的宦官了事。当时众人都以为是魏国公失宠,可是案发至今,公爹看,魏国公宠信日隆,给的封赏、委任的差事,都是实打实的,带的兵甚至比从前还多了,何曾像是失宠的样子?反倒是中书丞相一天比一天架空了。去年下旨,不许地方和六部关白中书省,已经是信不过丞相;听闻九月底,占城国入贡,中书省未禀告父皇,父皇龙颜大怒,一度将胡丞相扔进了大狱,过了几日才放出来。虽然父皇确实时时因小错而将大臣投狱,但我听闻,最近胡丞相的亲信之中,常有人入狱,恐怕父皇收网的日子,渐渐近了。”又将前天白鲤鱼之事说出来。

镜静与李祺夫妇恩爱,李祺掐算日子,两三个月前确实有几次,因此听了喜讯,便忙命人去韩国公府向父亲报喜,又连连道:“幸而昨夜是公主在上,轻重缓急都是公主自己把握,否则若由着臣使些蛮力,险些伤着公主和孩儿。”

镜静温婉微笑而已。

韩国公府得了喜讯,第二日,李善长的掌家妾陈氏便带了礼物来问候公主。

镜静与她见过礼,场面话说完,请她入内室说话。屏退了左右,肃容道:“我这里有一件关乎李家几十口人性命的大事,还请婆母尽快——最好是明日或后日,寻一个由头,将公爹请来公主府一叙。”

李家十来年间顺风顺水惯了,陈氏没见过这吓人的大阵仗,当下便慌了,忙问是怎么回事。镜静怕她没有轻重,回去韩国公府贸然将事说出来——李家人口众多,终究是眼杂口杂,容易走漏风声,且不像公主府,上下仆从都被梁嬷嬷一手约束得铁桶般严实——于是便道:“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还请婆母务必将公爹请来,到时可以一道听媳妇说明。”

李善长的脸色越来越惨白,十月底的寒凉天气,他额角的汗珠打湿了斑白的两鬓,枯瘦如竹竿的手臂手指在广袖下微微颤抖,他不由得攥紧了拳,亦用力将目光定住,竭力掩饰心虚。

镜静隐隐揣摩到内情,不等他表态,说道:“胡惟庸精明强干,擅长揣度人心,父皇虽然刻意在魏国公夫人的事上麻痹他,但他恐怕也已经猜到了。他不是个坐以待毙的人,想必会有所行动,而要想成事,大概还需要争取公爹您的支持。”

陈氏的年纪只比镜静大十岁左右,自从镜静嫁来李家,帮着她持家,她见识过镜静的才智手腕,打心眼儿里信服这位公主,因此也不多疑,便一口答应。

因公主有孕的消息已经放出去,李善长寻个由头光明正大来公主府并不难。身为长辈亲自到府上探望公主,以示对公主的尊重,权当是向皇帝示好,此乃人之常情。

镜静携驸马与李善长和陈氏在正堂相见,命下人们都退得远远的,再叫梁嬷嬷带人将正堂四周看住,以防有人偷听。梁嬷嬷选的几人,皆是镜静出降时从孙贵妃宫里带出来的心腹。

李祺被蒙在鼓里,从镜静遣退下人起便感到迷惑,突然听得镜静开口道:“还请公爹、婆母还有驸马原谅,我实际并无身孕。”

李善长是老江湖,定得住气,面色不动,静等她后面的话。而陈氏听了这句,不由得惊讶,忙扭头去看家主。李祺则是在震惊之余,不可置信地望着妻子。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