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222章 将来还是要靠野战

第222章 将来还是要靠野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宋军长枪兵应配备短刀。(飞刀)

等蒙军冲锋到前时,可以飞刀扔战马或蒙军。

孟珙上信一大堆内容,基本皇帝都支持同意,在信最后,孟珙说,从长期来看,想打败蒙军,将来还得出去野战,想杀到蒙古境内,还得靠骑射。

野战靠守是守不住的,当天幸好蒙军兵少,他们又来了援军,而且不缺粮。

如果在野外比如草原上被蒙军粘住,没有粮食,早晚会被活活拖死。

赵与芮得到信件之后,立刻下令全国各地弓手训练手臂力量,提升弓力,打造重箭。

二是长枪兵在此战中受创较少,前期很少能中箭,举起盾牌后,基本就射不到,而且蒙军看射长枪兵效果不好,就专射后面弓弩手。

长枪兵札甲可以减轻,降到二十斤,重点还是保护头和肩膀,腰部以下都可以放弃。

但长枪兵太少,川军用的吴璘战术,只有三四排,明显不够,战斗中前面损失后,需要弓手去拣起长枪顶着,按孟珙提议,长枪兵最少要六排。

三是强弩有些鸡肋,射的较慢,神臂弓射两箭,强弩才能射一箭,蒙军冲锋时,他们只射到一轮就进入弓手打击范围。

所以宋军还是得练骑射,要能正面和蒙军对抗。

但这骑射不是一年两年三年能练起来的,是个长期的过程。

两军对射时,因为强弩手在第三层,处于蒙军火力覆盖最多的地方,强弩手因为要用脚踏,动则弯腰,死伤最众。

孟珙提议放弃或用少量强弩,第三层改为弓手和持盾弓手,搭配一列弩手,每弓手身边放一名举盾弓手,护罩两人。

宋军第三层通常是蒙军箭雨落下最密集的地方,受到伤害也最大,用举盾兵护佑弓兵,不但能减少伤亡,也能对蒙军造成伤害。

强弩射一箭,弓手可以射四五箭,理论上虽然多了一批举盾的人,但第三层输出是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另外举盾者和弓手每过一段时间,可以轮换,有效保持第三层的战斗力和输出。

孟珙还说蒙军近战时,有人会扔出骨朵,小锤,甚至小斧头。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