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秀才的逆袭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崇祯十七年冬天

第三百一十二章 崇祯十七年冬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整个冬天就在这种繁忙的正军备战中过去了,转眼间就到了腊月。

有消息忽然从北方传来,占领了北京的满人抛去了和南京朝廷和谈的面孔,悍然出兵伐明。

满清摄政王多尔衮派遣豫亲王定国大将军多铎统领满汉大军出兵伐明。十月多铎率领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出了北京向南进发,还未等到达江苏境内,忽闻大顺军二万余人东渡黄河,连下济源,孟县等地,并围攻河南怀庆府城沁阳。

多尔衮便下令多铎改向先攻打顺军。多铎统领大军于十二月出击潼关,顺军接连失败,大将刘宗敏、刘芳亮接连败于满军之手。虽然顺军防守潼关占据着地势之利,奈何满军运送了大量的红衣大炮攻城。

岱山军的装备日趋完善,每个士兵都发下一套崭新的鸳鸯战袄以及相应的兜鍪。长枪盾牌火枪弓弩,整个岱山军装备精良,不输于任何一支大明的军队。

其实,若只从士兵的装备来说,现在的岱山军可以说是整个大明装备最精良的军队了。因为明末明军的**已经病入膏肓,绝大多数的明军穿的比叫花子好不哪去,绝大多数士兵一生也就发一件鸳鸯战袄,缝缝补补穿了十多年,破烂的早就看不清原来的模样。

至于武器,除了主将的亲兵装备精良一些以外,其他的明军能有一条生锈的长枪已经不错了,很多士兵生活无着,会把自己的武器卖掉换点银子度日,然后随便找条木棍就上了战场......

所以说经过了大肆的采购,岱山军的装备在整个大明军中可谓首屈一指。

这几个月,岱山岛上的火器作坊由于拥有了机床,能日产枪管十五只,几个月来生产了两千多条火枪。用机床钻制的枪管极为精良,岱山制作的火枪远胜杭州的匠户打造的,出现炸膛的概率很小,所以军中的火枪基本都是岱山的作坊生产。

几个月来,火炮作坊不停的在造炮,不过由于普通的海船无法安装红衣大炮,因为承受不了火炮的后坐力。任思齐便下令减小火炮口径,研制出小口径的火铳安装在各主力帆船上。

现在已经是崇祯十七年冬天,离清兵南下的日子已经不远,用不了多久,岱山军就将会和清兵作战。虽然岱山军水军实力强大,可是拥有的大部分是适合在海中行驶的尖底海船,动力基本上靠风帆,无法在内河行驶。

江南地带河网密布,以岱山现在的帆船根本无法在内河行驶。鉴于此,任思齐和茅十八等水军将领商议,派人去沿海各地的造船作坊,购买适合内河行驶的平底战船。可是造船不比其他,速度很慢,一个冬天下来,也就购买了五十多条平底浆帆两用战船。

五十条船看似不少,可每条也就装载士兵三四十人,加起来也就两千多水兵。

没办法,任思齐只能派梁九负责,对手下船只进行改造,无比改造出适合在内河行驶的战船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