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大宋好官人 > 第八百三十五章:权衡

第八百三十五章:权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你不一样。”赵煦露出了一个神秘莫测的微笑,“你是有大本事的,汴京之中谁人不知?若是你进献两季稻,朕相信很多人都会相信的。而且朕……和你也熟,接下来的事,需要你配合一二。”

“……”

张正书还在做无用的挣扎:“官家,我安排的人也很乐意跟你配合的……”

“朕找的是你!”

赵煦不耐烦了,虽然带着病,但这一声低吼出来,却把张正书给震慑住了。而后,赵煦忍不住咳嗽了起来。彭元量连忙过去,给赵煦抚拍后背。好不容易,赵煦才止住了咳嗽。

即便张正书有心理准备,还是有点傻眼了:“为啥是我?朝中那么多大臣,你随便找个大臣顶替我不就行了吗?”

赵煦笑了一声,说道:“你认为那些百姓会相信这个?”

“……”

张正书大概也明白了赵煦的顾虑,不错,宋朝的文人以习文为荣,但好逸恶劳,别说种地了,就连五谷都未必分得清。这样的“秀才”们,能发现得了两季稻的秘密?要说是一个小吏发现的,或许说服力都比文官发现来得让人信服一些。

这也是宋朝百姓的智慧了,虽然他们很崇拜读书人,但百姓们似乎也自动划分了阶层——文人就是提笔吃饭的,和泥腿子扯不上半文钱关系。就算有人跟他们说起这个,他们也是不相信的:“朝中的相公,那都是天上的文曲星,怎么可能种地哩?定是你错了……”

“能知道要怎么配合吗?”

这叫什么?这叫刻板偏见,百姓们已经形成了固定看法了,认为文人都是要“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从而忽略了个体的差异。

就好像百姓幻想皇帝的生活一样,一定是富足而美好的,如果给他们知道皇帝比大多数百姓都要辛苦的时候,他们铁定不会相信。一样的道理,如果赵煦找人来顶替这个功劳,也不能找一个文官,没人相信呐!

张正书立马提了个建议:“那我提供一个顶替的人选给官家……”

“不准。”赵煦带着威严淡淡地说道,“你可知道,这两季稻关乎大宋江山传承?贸贸然找个人来,朕就给他封官,万一他德不配位,如何处之?”

张正书立马说道:“我也德不配位啊?”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