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大宋好官人 > 第七百四十七章:敲山震虎?

第七百四十七章:敲山震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煦斟酌了半天,还是觉得不宜乱动为好。

其实赵煦自个也知道,对于贪官,民间早就民怨沸腾了。

只不过此时的宋朝,还没有到贪官遍地的地步,百姓也还能忍。但是,如果赵煦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他就会发现仅仅在七年后,就有一个大贪官蔡薿考中了状元。这个蔡薿升官很快,因为他舍得下脸面去溜须拍马,还大肆贪污。最终,成功在他开始做官的十四年后逼反了方腊。

方腊的起义军对贪官有多恨?看看他们怎么对待宋朝官吏就知道了:凡是抓住宋的官吏,定要割其肉,断其体,取其肺肠,或者熬成膏油,乱箭穿身,用各种办法折磨他们,讨还血债,以解心头恨。

瞧瞧,不惩治贪官的后果,就是这般!

看到了没,抄家赚不赚钱?肯定是赚钱的。

但是嘛,宋朝和东汉不一样啊!而且汉桓帝那会,都算是东汉末年了,用儒家的话讲那是“礼崩乐坏”,秩序全都乱了。“跋扈将军”那还没啥,后面还有董卓,有黄巾之乱,有四世三公袁家,有曹操呢!宋朝这会,虽然国际形势不太妙,可国内还是挺稳定的。万一抄家引起了动荡,地主阶级不干了,起来造反。文官又离心离德,那大宋的动荡就可以预见了。

彭元量担忧地看着赵煦,生怕他一个脑袋发热,一拍屁股就决定要抄家了。

好在赵煦虽然感冒发烧了,却没有一时头脑发热。

抄家一事实在太震撼了,放在其他朝代或许还没啥,但是在宋朝里抄一个文官的家,那不亚于官场发生了大地震。也就是说,宋朝培养了近百年的、皇帝和文官之间的默契被打破了。

可惜赵煦没有预知世事的能力,不然他拼着破坏言路的后果,也要将贪官狠狠整饬一番。

这个默契被打破了,意味着啥呢?

意味着文官再也没有豁免权了,说话也得负责任了,这就要了文官们的亲命!

但是嘛,这也就等于堵住了言路,毕竟宋朝一直是要“广开言路”的,欢迎文官尽情喷朝廷。要是惩治了文官,这就和宋朝一贯形象不符合了。

朝廷嘛,总该是要装装样子的,要不然怎么去忽悠百姓呢?看看那登闻鼓,有多久没有被敲响了?不是没人有冤情,不是没人上京告御状,而是登闻鼓敲响了,也是官官相护的。末了,“告御状”的百姓往往都会被整得死去活来。这样的“言路”,百姓也就不稀罕了。可朝廷怎么也要装下去啊,不装的话,怕是连面子都没了。

“彭元量,你去看着点,莫要闹出大事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