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季汉大司马 > 第572章 权臣不好当

第572章 权臣不好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诺!”

因霍峻长年在外,尚书郎官的名额分配的问题,他一直没有在意。今欲调整尚书郎官名额分配,向益州倾注更多政治资源问题,还是要与诸葛亮商量。

别看大汉有七州之多,但实际上需要分配政治资源的州,唯荆、扬、益三州。淮泗、元从二者不必多说,因身份关系天然具有政治资源。

黄元掀起叛乱、唐侃千里谒京,以上发生两起的事件,不如看成提醒大汉因当调整政治资源分配的信号。

少许,诸葛亮与徐庶先后入堂,三人互相行礼。

徐庶拱了拱手,直言不讳说道:“回大司马,尚书台为汉室之枢密,而台郎显职,仕之通阶,宜当重之。自陛下立基开业以来,然多用吴、楚为台郎,或一郡七八人,或一州无一人。此当多寒人心,宜令均平,满南土士人之望。”

闻言,霍峻稍微而思,便明白徐庶的意思。

尚书台自被刘秀所重用,某种意义上取代了三公九卿的工作职能;后世所耳熟能详的三省六部制,实际上是从尚书台衍生而出。

尚书台负责人为尚书令,副手为尚书仆射。在尚书台里,下辖户、三公、常侍、二千石、主客五部;五部分别由尚书掌管,其下有侍郎、郎中等官负责具体事务的实行。

茂才、孝廉经过考核期之后,能出任尚书台中的侍郎、郎中,或是外任为官。

南汉尚书台里的郎中、侍郎因主政者偏好的关系,仅襄阳、吴二郡就有十几名尚书郎,偌大的益州因之前的张松案,竟无一人出任尚书,连尚书郎都屈指可数。政治资源分配的不足,导致了尚书台的畸形。

徐庶非楚人,吴楚二地的利益与他无关。今考虑到政治平衡问题,他必须如实向霍峻汇报。

霍峻沉吟良久,问道:“元直可有与孔明谈及此事?”

“昨夜庶已与丞相交谈,然孔明欲让大司马定夺!”徐庶说道。

“峻初掌朝事不久,劳君请孔明入堂,同商此事。”霍峻说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