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季汉大司马 > 第564章 辅政名单

第564章 辅政名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马良犹豫少许,鉴于他与诸葛亮的关系,低声说道:“陛下虽已有辅政之人选,但却为主事者,犹豫不决。今或有意属丞相者不少,丞相宜当为此而思。”

刘禅年纪虽比历史大点,但刘禅依旧年轻。今将大汉之事,让刘禅自己主持,根本不可能。且为了北伐大业,稳固季汉国祚,刘备必须将国事托付与大臣们,让他们辅佐刘禅。

今辅政大臣的人选,刘备已渐渐有了。但具体是霍峻领政,还是让诸葛亮领政,这让刘备多有犹豫。

诸葛亮抚扇而叹,说道:“今国事为重,如陛下意属霍督,且霍督有意。令霍督主政,未尝不可,我又何必争之,以坏国家大事。”

说着,诸葛亮告诫马良,说道:“季常为侍中,今虽与亮关系莫逆,但不可因私而废公。托孤大事,非陛下叮嘱,不可向外言语,以免被歹人所知。”

汉安帝早亡,东汉则进入幼年皇帝时期,反复政变,反复夺权。外戚、宦官、士人轮番登场,后面则就进入桓、灵二帝时期。

东汉败亡教训在前,诸葛亮仅能希望季汉之后的皇帝,能遵循刘备遗诏,别重蹈东汉覆辙,尽量保持朝野的稳定性。

虽常说封建王朝因土地兼并而亡国,但正儿八经因土地兼并而亡国的王朝,除了西汉、大明外。如晋、隋、唐、宋、清等王朝,不是因外敌入寇,则就因高层混乱而亡国。

不夸张地说,高层不搞事,保持一定的稳定治理,国祚两三百年,非是什么大问题。如果遇见农业革命,说不准国祚三百年,并非不可能之事。

诸葛亮作为顶级的政治家,自然能认识到这点。而霍峻作为后来者,通过历史教训,亦能知晓这些。故而对刘备所制定的四条祖训,不说十分支持,但却未有反驳之念。

“诺!”

马良恭敬而拜。

“今陛下病情日重,不知除祖训外,可有其余布置?”诸葛亮问道。

马良沉吟少许,说道:“禀丞相,陛下为后事计,已招陆巴梁归京。”

诸葛亮大体能了解刘备的想法,今刘备可用的宗亲太少,不用女婿陆逊,怕无宗亲可托大事。

至于张飞,料今时岁数,即便托付大事,其主要职责,也仅是稳定朝政之用。

“可有他人乎?”诸葛亮思量问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