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挽歌 > 第314章 国家养兵百五十年

第314章 国家养兵百五十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方重勇回想了一下当初他在沙州当刺史的时候,跟恩兰达扎路恭之间也玩走私,顿时心领神会!

要不怎么说英雄所见略同呢!

然后方重勇得到的结论是:这些小路,只能让三千人规模的队伍轻装到大通,附带七天干粮。连盔甲和重兵器都带不过去,更别提马匹了。

亹源附近的吐蕃东岱,算是把“损公肥私”这一条玩到极致了!不仅给大唐走私马匹与牛羊等牲畜,还把运送军粮的木筏也给卖了!

方重勇感觉未必如此,或许是有什么不可说的原因吧,毕竟这样的事情在大唐也很常见。

其实不仅仅如此,就连亹源直通大通地区的小路,起码都有五条以上。

大唐官方的地图,都不会标注这些道路,可是当方重勇带兵到这里的时候,却发现这里可以大规模行军。

问题只在于:大部队能不能骑马过去,能不能携带辎重过去,能不能维持长期的补给。

不过现在徐祛病提供的这個消息,给他打开了一个新思路:能不能利用大通河那不健全的漕运,通过“人货分离”的模式,让军队穿过茶马小道,从大通地区的侧后方给吐蕃人整个大活呢?

所以当初方重勇压根就没考虑过这件事。亹源到大通的路,就只有行军谷道这一条。

“节帅,做拒马的木料不够了,我们要把这些木筏都拆了么?”

何昌期看方重勇抱臂沉思,指着眼前堆集的木筏疑惑问道。

“那倒不缺这点木头。”

徐祛病所在的东岱,就是玩的这一手。因为他的先人来自大唐,在大唐也有些私人关系,所以亲手操持这条走私线路,定期走私。

如果不是因为从大通河逆流而上到亹源太过鬼畜,大规模行军根本无法想象,方重勇都要担心吐蕃人走这条路给自己打闷棍了。

“茶马小路啊。”

这些木筏不会回收利用了,需要的话就直接劈柴烧了,或者当做制作拒马的木料,平日里都是堆在岸边晾晒。当然了,这些也可以当做走私工具来使用。兰州的黄河上还有漕运呢,对于船只和木料的需求量很大。

吐蕃高层对此真的一无所知么?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