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挽歌 > 第256章 一代版本一代神

第256章 一代版本一代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于是后来成都的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分铺。由于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交子逐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某种程度上几乎代替了民间“货币”的代名词。

在蜀地范围内,交子被推广开来,成为大宗交易的常见媒介。

简单点说,蜀地能铺开交子,还真得“谢谢”北宋初年那几个皇帝把“血”抽干了,要不然这玩意要在什么条件下才会诞生,还真要两说。

换句话说,交子其实是被人拿着刀逼出来的,还真不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而顺理成章诞生的。

在方重勇发行交子的一系列计划中,温情脉脉这种情况是完全不存在的。

终究是要杀人的,也不必去在乎杀了哪些人了。

想到这里,方重勇不由得联想起后周到北宋初年诞生的“交子”,新流通物产生的环境,很多时候都是伴随着旧事物的衰落而来的。整个过程就是一部血泪史。

很多人都以为,交子这种东西,是由于宋朝市场经济发展到很大规模,“自然而然”产生的。

其实完全不是!

诞生交子的蜀地,不但不是因为商贸繁荣而产生交子,反而是因为宋军攻入蜀地后疯狂洗劫蜀地财富,将市面上的金银器皿、铜钱、蜀锦还有宫中的宝物刮地三尺的送到了汴梁,才导致蜀地可以用来当“钱”的贵金属奇缺。

因为他这个河西节度使,掌控着河西地区最大的暴力机器:大唐河西边军!

不用自己所掌控的军事资源去办事布局下大棋,难道还要跟西域那边的粟特胡商和本地大户讲什么道理?

兵戈锐利,武德充沛就是最大的道理!

想到这里,方重勇的心也冷硬下来。能力越大,职位越大,责任就越大。

然后北宋学南梁学了个十成,在蜀地发行铁钱,长期可持续性竭泽而渔,结果被蜀地百姓疯狂抵制。

一方面是贵金属的奇缺,另外一方面则是蜀地经济基本盘的稳固,造血能力强。

这样没过两年,强烈的通货紧缩已经到了阻挠经济运行的地步,百姓不得不以粮食作为价格体系锚定物。

但粮食这玩意吧,做点小买卖可以,经商却太不方便运输了。于是有嗅到商机的蜀地豪商们,开在自己旗下的钱庄设了一种业务,让存款人把现金(包括铁钱,绢帛等)交付给钱庄保管。

钱庄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特殊纸张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一般收费率是3%左右。可以随用随取。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