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护泰西番夷

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护泰西番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大明在元绪群岛的开拓,已经初步形成了稳定的阶级,高高在上的望族,亡命之徒受望族雇佣成为家丁和打手,四处劫掠的同时,甩着皮鞭,驱使奴隶,享受当地还没来得及卖出去的女子。

而种植园所产的所有货物,香料、甘蔗、方糖、橡胶、棕榈油、红木、染料、金银铜、大米等等,松江远洋商行完全吃下,运送到大明换取更多的船只、笔墨纸砚、瓷器、丝绸、棉布、药品等等。

大明商贾能做,朝廷不能做,朝廷是礼仪的风向标,一旦朝廷公然如此,那必然导致大明本就脆弱的礼乐,彻底礼崩乐坏,而且还涉及到了暴力失控,即军队完全丧失纪律进而失控的可怕后果。

所以在海外,大明能做的也只是依靠武力,维持基本秩序,至于苦难,大家也只能选择视而不见。

张居正是个循吏,为了达到目的,则不择手段,无论用什么手段,完成目标,才是循吏最看重的事儿。

“就捕奴一事,官军就比不上这帮商贾。”

李太后之所以要见王夭灼,甚至最后定了王夭灼做皇后,除了王夭灼长得好看,好生养、乖巧之外,也是基于张先生的面子。

倭国王府和琉球王府继互相抛粪之后,又闹出了乐子来,说是太白楼有一倭国来的花魁,长相秀丽,知书达理,这尚久听闻,便去请花魁上门来伺候,这一伺候,足利义昭当即不开心了,立刻也招了花魁入府伺候。

朱翊钧亦是点头说道:“先生说得好,后年的乡试就不要参与了,下一次乡试,熊大也十六岁了,也正好成丁。”

“太远了,朕的圣旨,也随着距离的增加,变得可有可无了。”朱翊钧对这个现象,也没什么好办法,他还要放出更多吃人的望族们,继续去海外吃人,来满足望族们吃人的胃口。

朱翊钧只是大明的皇帝,约束不到出海的商贾,这些遮奢户在大明都敢跟皇帝斗法,出了海,皇帝的政令还剩下几分约束力?不是吕宋总督的水师在侧,这帮家伙指不定闹出更大的乱子来。

“泰西用的办法,是用宗教,但实际效果而言,是没有效果。”张居正当然思考过佛家、道家出海之事,为了对抗教区,张居正则是请命允许了佛道出海。

大明有个世袭天师张国祥,把道家出海去,效果可能不大。

中国自颛顼绝地天通后,人间事归人间管,借助于鬼神之力,终究不是长久之道,绝地天通,就是颛顼命重黎,断绝了天神降落人间,自此之后,天地各得其所,人于人间建立固定的秩序纪纲。

朱翊钧非常满意,熊廷弼读书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不会成为杨有仁那样的人。

说是种植园,其实就是海盗窝,但因为大明水师强横,他们也不敢抢大明,只好弄点甩着皮鞭的家仆,指挥着当地的奴隶,种点经济作物和农作物,维持种植园的样子。

大明求学极为艰难,再好学,没有物质基础,连书都借不到,甚至连识字都很困难,熊廷弼是穷苦出身,他今日能得陛下和先生如此培养,是陛下和先生看重了他未来可能有的成就。

西班牙是羊背上的王国,从卡斯蒂利亚王国发家,而美利奴绵羊也是卡斯蒂利亚的印钞机,让西班牙成为了当下唯一的日不落帝国,而西班牙和英格兰的矛盾,也和羊毛生意有极大的关系。

其实在他看来,如果大明不再开海,将海洋拱手让给泰西,在殖民掠夺之下,泰西在物质丰富的前提下,发展速度将会远超大明,恐成中华文明之敌。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