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来赌命

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来赌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明的官吏们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进行自适应调节,在新时代新背景下,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份利益。

还有清丈和还田。

从制度设计上来看,这一套确实没有什么漏洞。

仅仅是整饬学政在执行中成为了敛财的政治工具吗?

李乐查到了这里,就知道自己玩不转了,立刻就给自己先生写了封信,又给自己的小师弟朱翊钧写了封书信,询问是否继续追查,最后得到的答案是一查到底,谁拦谁死。

冯保笑了笑说道:“臣也是看着矛盾说横空出世,就是再愚笨,也是笨鸟先飞,学到了一些。”

“陛下,在臣看来,这件事可以纳入考成法之中,如果地方自查解决不了问题,还不肯报到朝廷来,就用前四川巡抚罗瑶案为常例,将其流放,这新政执行是否妥帖和官帽子挂上了钩,不怕他们阳奉阴违。”

过往,只需要抄家就可以将贪官污吏所获,饿上十几日,就可尽数取回,但抄家已经过时了,财货从来不过官员甚至是其家眷手里,如何去查?家里干干净净,抄家甚至成了冤假错案的代名词。

最终,好好的青苗钱三个字,成为了两宋、元明清高利贷的代名词。

王安石的青苗法,本意是好的,灵活的运用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年息20%的利率贷给破产农民、城市手工业者,帮助百姓度过难关的同时,缓和民间高利贷血淋淋的朘剥,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工商业发展与生产,达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效果。

各地的私塾、县学、府学、书院,不给提学、学正、教谕孝敬,那会被整饬掉,阻力也来源于此,李乐的追查,难道会止于六合一县吗?必然会追查整个应天,进而在应天巡抚潘季驯的带领下,对整个南衙进行全面排查。

李乐作为张居正的门下,能力极强,是当初张居正对付王崇古的一把利刃,他查办一个六合县教谕,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可是查着查着李乐发现,阻力很大很大,他连一个县衙的教谕都处置不了。

“若是真的能把一省之地打造的铁桶一样,滴水不漏,一点消息风声都露不出来,那还是别当巡抚、巡按了,干脆造反算了。”

冯保思索了片刻俯首说道:“陛下,远还没有到那种地步,就以李乐奏闻的案子和戥头案而言,发现一例就严惩一例,从重从严,以收威吓之效,这矛盾说得好啊,矛盾生生不息,广泛存在,在解决矛盾之后,必然会有新的矛盾产生,面对这种新局面,就会有新办法。”

就李乐奏闻这些事,不仅仅是在南衙,整个大明遍地都是,朱翊钧恨不得大杀特杀,再制造两起清丈案和学政案。

徐璠在大明也就是个仗着自己老爹博得官身,但到了泰西,徐璠能做国务大臣,而且干的极好。

朱翊钧得知李乐要查案,就下旨让缇骑们介入了,缇骑们经过了长达半年的明察暗访,终于搞清楚了这个教谕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