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269章 论迹不论心

第269章 论迹不论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讲武学堂十月已经建好,明年开,春就能如期招纳庶弁将了。”王崇古选择避而不谈,说起了讲武学堂的事儿。

而戚继光送了三个海拉尔入京,这是去年在羊毛贸易之后,投靠大明朝的北虏部落献上的,模样很是周正,不送,这些部落反而是心有戚戚,戚继光把这三个海拉尔,也就是草原上的明珠送到京师,反而能安北虏的心。

大明的漕粮箱的生产速度在加快,大明有着极其旺盛的粮食贸易的需求,越是商贸发达的地方,因为种种原因,越是缺少粮食。

从青龙堡和彰武两个地方开始循序渐进,讲究的就是一个横压硬碾,结硬寨,打呆仗,最大化的弱化个人勇武和决策对战局的影响。

“臣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王崇古走进了广寒殿的暖阁里,长揖参见。

冯保已经完全打消了对张居正的怀疑,张居正之前那三个字:可替代。

“两宫太后说,原话说:陛下自己拿主意吧。”冯保十分确信的说道。

徐渭的规划里,毛利氏连种地的人,甚至连妇孺也要上战场,阻拦织田信长的扩张之路,流干最后一滴血,阻止倭国的安定,把倭国搅的天翻地覆,大明好渔翁得利,就是徐渭的规划。

“臣愧不敢当,愧不敢当。”王崇古一听,赶忙是谢恩推辞,这鹤氅对他的意义极为重要,甚至在他看来,这就是福气的象征,披着就心安。

所以,徐渭在给毛利氏支持,白银换军备。

最近朱载堉相继发现了水的循环,蒸发、液化、凝固、汽化、升华、凝华的放热和吸热,以及弄明白了风的成因,就这一个问题,就堪称大明的风伯了,这还是朱载堉在自然科学领域的一个成就。

可谓是把是势要豪右、巨贾缙绅们的要害给亮了出来,冯保和张宏算是看出来了,嘉靖三十五年张居正不再游山玩水,毅然决然回朝之后,根本就没打算善终。

这大氅这么久了,确实是旧了些。

长崎总督府需要大明朝廷的信任来换取五桅过洋船的部署。

“世子妃上次就到太后那里告状了。”冯保小心的提醒着陛下,表达亲亲之谊可以换种方式,这一直送女人,皇叔顶不住,世子妃也顶不住不是?

“啊,朕知道了,等镠儿成丁了,朕都送他,镠儿还没长大之前,就暂时委屈一下皇叔吧。”朱翊钧选择了一意孤行。

“把这次徐渭送来的游女、戚帅送回来的海拉尔,都给皇叔送去。”朱翊钧满是笑意的说道。

“次辅这件鹤氅还是万历三年朕赐下的吧,这都久了,张大伴,去取一件新的。”朱翊钧看着那件鹤氅,随口说道,那时候廷臣里只有张翰没有鹤氅,很快张翰就离朝了。

“陛下,再送,世子妃要生气了。”冯保看着这十五个人的名单,这哪里是女人啊,这分明是妖精,朱载堉就是铁打的,哪也受不住才是。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