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246章 言先生之过者斩,勿论

第246章 言先生之过者斩,勿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以,朱翊钧和万士和这番一唱一和的奏对,贱儒是根本插不上话的,王锡爵喜欢讲法三代之上,动不动就是尧舜禹之类的,朱翊钧和万士和也讲史。

这番奏一共有几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张居正对大明而言的意义,不亚于诸葛亮对蜀汉的意义,张居正对大明皇帝的意义,不亚于诸葛亮对后主的意义。

诸葛亮对蜀汉的意义对后主的意义,就是那两个字,相父。

张居正对大明的意义对皇帝的意义,就是那三个字,明摄宗。

朱翊钧知道万士和要讲什么,直接摇头说道:“朕不以为如此,刘禅还是很有决断的,朕听闻,有个叫李邈的官员,在诸葛丞相走后,说了丞相几句,刘禅直接以辱我相父当诛,将其坐罪下狱,第二天就直接加急给处斩了,可有此事?”

万士和俯首说道:“陛下读书有成,确有其事,建兴十二年,丞相去世,后主刘禅披麻带孝为丞相哀悼,这个时候,李邈上奏说。”

“吕禄、霍禹未必怀有异志,想要反叛国朝,汉宣帝也并不想成为杀害大臣的君主。”

“因为大臣惧怕君王逼迫,君主畏惧大臣的功勋威望,所以君主和大臣之间才会相互猜忌,丞相独自一人依靠精锐的军队,如狼虎视物,五种权力大的人物不应该守边疆,因此我常常为国家的安危而感到担忧。”

“如今,诸葛亮已经去世,所以宗室得以保全,西部边疆的战事可以停止了,人们也因此而庆祝。”

这是定性。

第二个意思,则是后主杀伐果断杀李邈,连一贯被视为馁弱的后主刘禅,对诋毁相父之人都是忍无可忍,恨到第二天就直接把李邈给杀了,皇帝陛下还等到朝会,走完流程再杀,已经是很给臣子面子了。

给面子走走流程,不给面子,连流程都不给走一个。

如果这些在张居正还没走,有失去权势可能的时候,就开始吆五喝六之人,大明皇帝都不能杀,岂不是说大明皇帝还不如后主刘禅?

“后主闻之大怒,立刻将李邈坐罪,次日处斩。”

朱翊钧继续问道:“那李邈有什么功绩吗?千年以后,今日还要讨论他,他一定做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功业,才被人记住。”

万士和再次回答道:“陛下容禀,李邈并无什么功绩,只是因为他两次诋毁丞相才被人熟知,第一次诋毁丞相,后主大怒要杀他,丞相还在,就劝后主,不要乱杀人,要记住圣君当仁。建兴十二年,丞相去世了,这李邈又诋毁丞相,没人再劝后主了,所以李邈被次日诛杀,故此成名。”

“原来如此,大家都要像太宰这般,好好读书,满朝文武,知李邈者,不多哉。”朱翊钧对着群臣说道。

大明因为风力舆论的影响,说什么春秋之后无大伦,唯有记事,所以大明的读书人并不读史,甚至连左传都不读,导致他们对一些历史人物的印象,都是戏剧、平话、评书里的刻板印象。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