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522章 义务教育

第522章 义务教育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昭烈帝麾下的军师更是总结的十分清楚,三月围京都,一岁而灭国。

而北方在人口凋零和经济崩溃两重debuff下,教育不出所料遭受了毁灭性打击。

辽东至此两千余里,三月而至;养士百年,竟无能死战之士耶?

赵匡胤几欲吐血。

如今忍着腿上的痛楚已经十分不易了,而且方才说话不知为何又惹得兄长不快,赵匡义干脆闭嘴缩头一言不发,努力表现出来一个恭顺的模样。

前面一个个数字让他看的颇为费力,看着那以亿万亩计的农田甚至略有一些开心。

比如宋英宗时期为了扶持官学,向外派遣教授63人,其中北方地区占额39,南方地区分额24。

李世民:……吾晓翼德将军怀赤子之心。〗

总之,北宋末期属于南北双方力量对调的关键时期,变法初期的有识之士或许也模糊认识到了这一点。

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完颜构决意南逃时,明朝的南北榜案就已经注定了。】

毕竟单从此来看,再与记忆中唐朝的田亩数相比,虽未复燕云但已不输唐也。

南北之别在历史上更是有诸多例子,上至汉末三国的江东偏安,下至唐末江浙富户对养西北军士的百般反对,根本不需要详细解释。

思虑罢了之后,赵匡胤蹲下身来语重心长拍着弟弟的大腿道:

“若非汝两战不利,那变法之朝若能有一二强军,何至于……”

宋徽宗时期程颐又因为公开抨击蔡京,为徽宗不喜,洛学在当时差点有没落之势。

比如河南路在北宋时受困于财政官学仅15所,到了南宋时期仅10所左右,而且皆为金人所办,水平不敢恭维。

最终在宋徽宗的政和年间,杨时于繁华的两浙路创办了东林书院,这便是当时江浙附近鼎鼎有名的私学之一。

最终双方互争显学,爆发了“洛蜀之争”,最终洛学失势,程颐被连贬黜。

一百六十余载崇文而治,最终灭的可称仓促。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