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少年战歌 > 第五十七章,视察伤员

第五十七章,视察伤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杨鹏有铸炮工匠,有铸造技术,铸造这种龙骨车是手到擒来。铸炮工匠铸造了八十多门强弩后就停工了,处于待机状态,正好开工铸造这种龙尾车。

杨鹏画好了图纸,便交给炮匠们铸模。杨鹏现场解说,炮匠们捣鼓了几天,就铸出了旋转叶片和外面套管的铁模子,组装成功。接下来用铁模子批量浇铸就是了。

第一台水车很快做好了,杨鹏把水车架到小河上实验抽水。转动轴一转动,便看到哗啦啦的水从水车里流了出来。杨鹏让水车一直在河边抽水直到灌满了四亩田,算下来只用了半个时辰。这样算下来一个人一天可以灌田四十亩,比其它水车强多了。

围观的百姓看到摇动的水车抽出哗啦啦的水流,顿时一片沸腾。百姓们欢呼雀跃,庆祝城主大人又发明了一个新东西,估计这新物事又能带给百姓不少新福祉。龙尾车的高效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种植小麦要把握时令,需要在某些时令前后几天进行灌溉,有底墒水、冬灌、头水、二水、三水之说。水车效率不高,在有限的灌水时令中就只能灌溉河边有限的几亩土地,用低效水车来灌溉更多田地只会误了时令,让农作物收成大大下降。

水车效率高,才能让更多的田地得到及时的灌溉。而且这种龙尾车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适用范围特别广。只要底下的水能漫过龙尾车底下的叶片就能抽水,不管底下是水塘还是小河都可以,只要有一点水面就行。不像筒车那样要求水流速度,强调入水深度。

杨鹏走进伤兵营,一个一个地检查伤兵。一个右臂中了契丹兵的毒箭,被医师割掉右手的伤员看到杨鹏就哭了。

杨鹏拍了拍他的后背,说道:“好汉!你哭什么?”那个伤员哭道:“城主,我家里上有老母,下有子女一双,全靠我的三两军饷养活。如今我断了右手不能打仗了,我一家老小没钱租房子,怕是要饿死冻死在城里!”

杨鹏沉吟了片刻,说道:“你不要哭,我不会让你的家人饿死的!”想了想,杨鹏说道:“这六个月疗伤期间我发一两五钱银子月钱给你,再每个月发米一斗。你伤口好一些后学习识字,练习用左手写字,六个月后我为你找个文书的工作!虽然没有当兵的高薪,但一个月二两银子,三餐有肉的日子还是有的!”

那个伤员愣了愣,哭得更厉害起来,便要给杨鹏磕头。杨鹏把他摁在床上,朝他笑了笑,便到下一个病人床前去了。下一个病人伤得更惨,被契丹的溪军精锐的斧头砍断了脊椎,虽然伤口没有化脓渐渐愈合了,但如今已经是下半身瘫痪了。

看见杨鹏来了,这个伤员脸上立即流出两道浊泪,已经说不出话来。杨鹏拍了拍伤员的肩膀,笑道:“像你这样重伤失去劳动能力的,也不要害怕。我每个月给你发伤员补贴一两五钱,每月再送大米一斗,让你家人都能温饱!”

杨鹏用铸造法制造的龙尾车长六米,重一百三十斤,可以把河里的水抽高三米多。水车主要部位用熟铁铸造,加上人工和轴承价格造价十二两一台,可以大规模推广。比较麻烦的一点就是要经常维护,刷漆防锈,估计每年的维护成本都要一两银子。如果李植要大规模推广,估计要组织起一支专业队伍定期维护这些龙尾车。但比起变旱地为农田的收益,这一两银子维护费也就不扎眼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那个伤员听到杨鹏的话,眼泪更加止不住,只不停地点着头。半天,他才憋出一句话:“多谢城主大人!”杨鹏转身对跟在后面的郑晖说道:“你记下来了,按我说的原则操作:对还能劳动的伤员,工事厅尽量安排合适的工作给他们,月钱二两,三餐有肉。对于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的,每个月发伤员补贴一两五钱,大米一斗。对于战死的士兵,一次性发抚恤金二十两,再每月发抚恤月钱一两五钱,发三十年。”

听到杨鹏的话,伤兵营里的伤员们一个个都哭了起来。这么好的城主哪里找?如此一来,便是受伤甚至牺牲都后顾无忧了。伤得不重的伤员便一个个要爬下床,要给杨鹏磕头。杨鹏扶起这些伤员,淡淡说道:“免礼,你们都是天京新城的英雄!”

杨鹏要制造的水力机器叫做龙尾车。这种设备又叫做阿基米德螺旋管,相传是阿基米德发明,是利用圆筒内螺旋轮转上升而提水的一种工具。龙尾车外面是一层铁壳,里面是一个长长的布满螺旋桨叶的旋转轴,旋转轴不停旋转,让水在旋转轴叶片底部滚动,逐渐提高水位。

旋转轴上面一个轴接部装上轴承降低摩擦。下面一个转动轴接处要伸入水下,杨鹏用黄铜做一个球压在一个铜套上,也能降低旋转时候的摩擦力。水车的主要部位李植用熟铁铸造,内外刷漆防锈。

这种水车具有用力省,效率高的特点,一人操作这种水车效率可比得上十人操作传统龙骨车。一直到现代,这种水车都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用于提升流体和粉末。宋朝都曾经大力推广这种水车,但由于龙尾车制造复杂、政治腐败等原因,这种水车不曾推广开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