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京华风云 > 298章决心

298章决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阎锡山笑说:“无妨!无妨!穆老弟日理万机可以理解,为兄的若有异议岂不显得矫情了。”傅作义说:“二位主席有所不知,若不是我提醒,穆老弟恐怕都忘了请客之事!”商震说:“穆老弟,莫非是北平之事引起你的关注。我听说北平的日本人遭到抢劫,财产损失无数。日本人提出抗议并要求派兵进入北平。日本人的无理要求,南京方面肯定不能同意,如果日本人强行派兵,恐怕引起军事冲突,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傍晚下起了绵绵细雨,天气阴霾,莎莎的雨声仿佛让闷热的空气似乎缓解,并从窗外飘来一丝凉意。此时,穆亚平站在窗户前,望着窗外的雨幕,思绪不由得飞向京津地区,显而易见,日本人以出兵北平保护侨民为由,实际上以经擦亮了战争的火花。哪嘛日本人要派兵进入北平,哪嘛宛平城是唯一的路径,而宛平城是中国守军的防线,看样子宛平城又将成为焦点,难倒这就是巧合吗、还是历史的必然。

后世历史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究其一点就是国共合作产生的催化剂。日本人认知若让国共两党乃至地方军阀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日本人将失去先发制人的最佳时机,另外中国的战争资源一旦整合起来,日军必然要付出举大的代价。其实日军的战略企图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中国屈服,这是日本人上下达成的共识。

当初普遍认可的日军北进计划,分析家都曾说,是中国的西安事变改变了日本人的想法。另外一种说法是日本在若门坎遭到苏军重创,所以才改变了北进的计划。其实不然,深度分析一下不难看出,日本人所谓的北进计划,纯粹是忽悠中国人,其实日军是在为进攻中国而放的烟幕弹。

毋庸置疑,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用最小的代价谋取最大的利益。且不说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如此荒凉,当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他巨大的价值,即便占领苏联东部地区,所获取的战争红利几乎微不足道,精明的日本人怎能干这种赔钱的买卖。大和民族取得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他不可能进行无望的消耗。即便在德军大举进攻苏联之时,精明的日本人也没有采用北进战略,而是把眼光瞄向了富庶的南洋。

另外,苏联必然要用举国之力进行抵抗,一旦战争进入僵持状态,中国若突然发动进攻,试想想会产生什么样的结局。实际上日本的所为北进计划实际上就是掩盖对中国发动全面进攻。而国共两党再次联手并喊出一致对外的口号,无疑促成日本人摘下最后一块遮羞布,并采用军事手段迅速打垮中国,坦率说这是偶然中的必然结果,是日本军国主义自我膨胀的唯一途径。

现阶段苏联由于自身的问题,再加上日益崛起的德国,以及他所面临的周边军事威胁,苏联作为孤家寡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因此苏联的核心利益在欧洲,至于远东仍然无暇顾及。同样这种外部环境也为日本人提供了绝佳的条件。目前美国单边保护主义,谁也不得罪,一心只想发大财,老牌帝国主义强国英法,日益面临德国的威胁,尤其是对远东地区更是鞭长莫及。如此绝佳的外部条件,日本人还等什么那?

站在历史的高度,穆亚平或许是最清醒的人。然而自己的蝴蝶效应已经产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山西在西部异军突起,日本人必然更加重视。而山西的强大的工业基础,日本人必然要赚为己有。如此这般,日军如何向山西发动进攻,动用多少兵力,采用什么样的手段,已经是穆亚平无法驾驭的。因此这段时间穆亚平内心十分忐忑,随着战争的脚步,未来的战场必然是未知数。

“穆老弟!想什么那!像一尊雕像似的,”伴随话音傅作义匆匆走进来。穆亚平从沉思状态清醒过来笑说:“没有什么,我在想我们的战争准备是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百密也有疏漏,必须想到亡羊补牢。”傅作义说:“瞧你,这段时间瘦了许多,不要太苟求自己。车已经在下面等多时了,我估计阎主席、商副主席已经在酒楼静候,我们该动身了。”穆亚平恍然大悟说:“傅兄,你要不提醒,我几乎望了这件事情。主人请客,哪有让客人等候的道理,今天我的自罚酒了。”

雨仍然在下,天空渐渐昏暗,地面上已经形成径流。轿车在前后四辆三轮摩托的陪同下,快速向酒楼方向驶去。摩托车和轿车打开了灯光,快速行驶的车轮卷起了四溅的泥浆。轿车停在酒楼门前,穆亚平下车发现早有两辆轿车停在那里,而且四周站满了身穿雨披的警卫。穆亚平苦笑了一下,果然他们早到了。

“阎主席、商副主席,晚生告罪,让你们久等了!”穆亚平一进屋便双手握拳表示歉意。大概阎锡山和商震已经聊了一段时间,从他们各自的脸上不难看出,二人神采奕奕气氛不错。由于穆亚平的原因,阎锡山和商震,在各自领域或许没有什么利益之争,现在相处的很融洽。关键是阎锡山态度的转变,促使商震改变了其想法。毕竟阎锡山在经济领域和政务上能力非凡,这一点商震不得不佩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