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日月永在 > 第七十九章:新学,打破桎梏(下)

第七十九章:新学,打破桎梏(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你们驻地在哪?”

“泉州。”

“那不远,我在福州。”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整天顶着乱七八糟的军队番号,就好比漠南卫,他们会去想他们是大明的漠南卫吗?

不,他们的第一想法是漠南的漠南卫!他们是漠南的兵!改番号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想到自己的身份时说一句:我们是大明国防第一师的兵,驻地在漠南!

北军又分辽东军、甘肃军、太原军等等等等。

南军更是五花八门。

他们是没有国家概念的,甚至南北两军互相蔑视,尤其是南方地域观念更重,比如说福建的兵是绝对不会把江西的兵当成战友的!

他们不会说,我们都是大明的军人这种话的。

连军队内部都互相鄙夷,还能指望他们的军纪好到哪里去?

等条件纯熟了,兵部征兵,朱允炆就要搬出异地驻兵的规定,一支部队里,天南海北哪个省的都有,慢慢消融掉地域隔阂。

整整一天的时间,林林总总下来,朱允炆所说的这些新政,最终却没有一条是明明白白记述下来的条文,更没有成本大套的写出一本系统的学术体系,让他们按照这个来学习思想。

学,是动词,是摸索,是因事制宜,找出于国于民最有利的处理方式,然后查漏补缺制定相关保护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下保证这条政策可以使百姓、国家受益。

新,也是动词。宋朝的政策对明朝来说,是旧的,建文元年的政策对建文三十年的时候来说,也是旧的。

朱允炆敢说,辽东的军如果不拉回京师新军大营,进行政治文化宣讲,这群兵如果调到江南比如说剿匪,他们会比匪寇的军纪还差!祸害地方他们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用国防,就是让他们强化和加深国这个字的意义,让他们日常打招呼的时候一问番号。

“你是哪里的部队?”

“国防十七师。”

“我是十八师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