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启复汉 > 第三百二十三章 行测申论

第三百二十三章 行测申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么多重保险,应该会没事吧。】

刘信启心里想到。

二十二日下午,两套试卷的样板被金雕送往了其他七县,接到样板的七县负责人立即开始组织印刷,辛亏有宣传部印报纸的设备,要不然这次吏员招募考试肯定还会拖个一两月时间。

这次吏员招募考试,在蓬莱县报名参加考试的人数最多,达到了一千七百人,其他七县中,黄县最多,超过了一千一百人,接着是掖县,有九百多人,其他五县则在五百至七百之间。

很明显由于时间紧迫加缺乏经验,后面的丙、丁套卷较前面的甲、乙套卷水准差很多。

要不是信任出卷人,刘信启都有些怀疑这种差别是不是在给他设套,引导他选择甲、已套卷了。

“就选甲、乙这两套。尽快分发给其他七县,然后借用宣传部的印刷设备印刷试卷。”刘信启道,接着继续强调:“一定要注意,保密是第一位的,所有经手、见过试卷的人,都必须隔离封闭,考过之后才能回家。各县印刷的主负责人必须是战士身份。”

若不是时间紧迫,试卷肯定会在蓬莱统一印刷,然后再由战士看守、押送至各县,考试前再解封。现在条件不允许,为了效率,只能承受一些泄题的风险了。

“一定认真落实。”罗成回道。

“在每份试卷前面注明,或者单独加一张书写要求的提示,‘凡是不能按照横板书写要求答卷的考生,不论成绩是多少,都不会录用。’”刘信启提示道。

若是连这点执行力都没有,还怎么保证他们被录用后对于兴汉盟政策律法会坚决贯彻执行。

兴汉盟一直在发展、在变革、在颠覆,这些官吏就是兴汉盟这艘大船的掌舵人,他们必须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才不会成为兴汉盟这艘大船乘风破浪的拖累,甚至是礁石。

等三人出门之后,刘信启叫来徐忠。

安排他让谛听的人盯好这次参与印刷试卷的人,但凡有泄题的苗头,可以先行处置,之后汇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