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之文豪崛起 > 333【风起】

333【风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张报纸同样有相关内容,标题更加煽情——天之子,法国不能忘记他们

乔治认真阅读完文章后,默默地把报纸放在旁边。

邻座的旅客主动搭话道:“你也感到很震惊吗?如果不是那个中国作家提起,我都不知道欧战时还有14万中国劳工参加。”

乔治耸肩说:“我感到震惊的,是英法两国军官,对中国劳工的残忍虐待。英国和法国是文明社会,居然还能做出那样的暴行,他们把中国人当成牲畜,称他们为‘食人魔’、‘两脚行走的猪’。可这些中国劳工,明明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在帮助我们打仗,却有不少人死于英法士兵的皮鞭之下。”

“当然。”店员笑道。

法国人有个有趣的传统,因为龚古尔文学奖刚好在圣诞节前颁奖,所以每年圣诞节来临时,很多人都选择把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当做圣诞礼物赠送给亲戚朋友。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销量只有两三万的小说,一旦获得龚古尔奖,瞬间就卖出七八十万册。

等店员把书包好后,乔治又说:“来两份报纸,一份《费加罗报》,一份《巴黎日报》。”

“好的,请收好。”店员取下报纸道。

乔治把小说放进皮包里,捧着报纸边走边看。直到火车启动,他终于读到《费加罗报》关于华工的内容,忍不住惊叹道:“上帝,简直难以置信”

心绪难平的读完《费加罗报》,乔治又连忙翻阅《巴黎日报》,终于在其中一个版面找到相关消息——龚古尔奖得主,现场讲述华工血泪史

“周赫煊先生明显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穿着一身劳工服,扛着大铁锹走进了餐馆,跟西装革履的知名人士共进午餐。包括笔者在内的所有人,都惊讶于他反常的着装,此时周先生向我们解释了他的意图,他想告诉法国人一个事实就在十多年前的欧洲大战中,有14万来自中国农村的华工,每天工作10—16个小时,拿着微薄的薪水,遭到英法军官的歧视虐待,夜以继日的为战争做着牺牲……”

乔治读完这篇报道,突然瞥到邻座在看《东部共和报》,他说:“打扰一下,可以互换报纸阅读吗?”

“当然可以。”对方笑着把报纸递给他。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