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宦 > 第152章 首席混混

第152章 首席混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此事的罪魁祸首,唐旭并不认为是努-尔-哈-赤,唐大人很会换位思考,站在努-尔-哈-赤老先生的角度上看,他原本就是建州汗王,自然是胜的越多越好。

也不怪李永芳,李大汉奸卖身投敌固然不对,可是既然已经做了汉奸,他的所作所为,倒也符合汉奸的标准。甚至可以说,恐怕就连努-尔-哈-赤都有机会投降,只有他再没有机会。

在唐大人看来,此事真正的罪人,无疑是袁应泰无疑。兴许正如史书上所说,袁大人是个好官,可是好官未必就能做出好事儿,也未必就是个好将领。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活,约莫就是如此罢了。

“那姚宗文在京城中可有家眷,要不我带几个兄弟去他家走一趟?”,杨都爷虽然披着身锦衣卫的皮,可是唐大人也早就看出来了,其实这货就是个混混。混混想问题,自然是用混混的思维去想。

寻常小户人家里出来的叫混混,杨光夔这样的,就叫纨绔。于是以杨光夔的背景,说成是眼下的京城第一大混混也不为过。据说如今的英国公张惟贤,年少时也曾经摘取过北京城里首席混混的头衔,如今年事既长,倒是看不出来了。

关于浑河之战,唐旭曾经看过不少的记载。虽然浑河一战,确实打出了八旗军的赫赫威名,从此便有人说,八旗儿郎在此战中以一当百,大破明军精锐。可是唐大人却也知道,这并不是事实。

真正的浑河之战,是在数万建州军和仅仅一万人的大明川浙军之间展开的。

在原本的那段历史上,公元1621年,也就是大明天启元年三月。

建州汗王努-尔-哈-赤率大军全师出击辽沈,辽东经略袁应泰应对失措,沈阳城在当日即被告破。惊慌失措中的袁应泰,竟然把驻扎在沈阳城南,距城池仅仅只有三十里的一万川浙军忘之脑后。

这一万大明川浙军中的主力,便就是大明明鼎鼎的浙军“戚家军”和川军“白杠兵”。在得不到袁经略的军令的情况下,这一万大军决定自行出击,救援沈阳。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人不轻狂枉少年,就算是唐大人,如果不是迫不得已,须得养家糊口,又何尝不想纨绔一回?

“如此只会授人口实。”,唐旭摇了摇头,否定了杨大混混的点子:“若是传了出去,恐怕反倒是对熊大人不利。”

战斗并不和有些人所说的一样,胜利是由八旗儿郎的勇武打开的。实际上,在努尔哈赤调动了数万大军,并且乘明军正在渡河之时,派遣骑兵和步兵连续数番的冲击下,浑河岸边的明军仍然是麾然不动。甚至还打了几次反冲锋,先后击溃建州军两旗人马,擒杀建州将领和士卒数千。

无奈之下,大汉奸李永芳亲自出马,对沈阳降军中的炮兵施行威逼利诱,并且许之千金。最后在降兵火炮的支援下,以多打少的建州军方才逐渐挽回颓势。

此战中,浙兵“戚家军”除了极少数突围而出之人,其余的尽数战死,无一投降。川军中投降的人数也是极少,甚至不满百人之数。

当时固守辽阳的袁应泰,也曾就近发兵三千人救援。有意思的是,原本担负着阻击明军增援重责的建州军将,见到增援的明军前来,居然也是望风而逃,惹得努-尔哈-赤大怒,亲自领军方才击退。

由此可见,虽然抚顺,开原,铁岭三城相继失陷,其实如今的建州军对明军并不占什么心理优势。直到浑河之战之后,戚家军和白杆兵在此战中全军覆灭,此时方才有了女真不可敌的说法。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