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对付蛮夷,要用他们能听得

第一百七十二章 对付蛮夷,要用他们能听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成梁沉默了片刻才说道:“陛下,出关之后,再往北百余里至吉林附近,有大量的黑土地,一望无际,少说有百万顷良田,大概三尺厚的黑土。”

吉林,一个对大明又熟悉有陌生的地名,这个名字在明初时常出现,在明中期,便再没有了一点记载,李成梁不确信小皇帝是否知道吉林在哪里。

“多少?”朱翊钧看着李成梁问道:“这样的黑土,这样一两土二两油的黑土,有多少顷?”

“百万顷。”李成梁颇为肯定的说道。

大明眼下在册的不过四百五十多万顷,而在洪武二十六年是八百多万顷,李成梁一张嘴,就是百万顷。

但是李成梁认为值得,这不是不恭顺,他不是拿土糊弄皇帝,是这土真的值得。李成梁认为,大明根本不清楚东北的价值,所以才没有对东北进行开发。

朱翊钧还真的懂土,他站起身来来到了这一箱土的面前,伸手抓了一把在手里揉搓了一下,笑着说道:“肥力极佳的黑土,李帅这次进京是有备而来啊。”

“陛下知道这是什么?”李成梁瞪大了眼睛,惊骇无比的说道,还以为会被批评,以为他李成梁拿一箱子土糊弄皇帝,懂得人能懂这一箱子土的价值,不懂的人,只会觉得李成梁羞辱皇帝。

朱翊钧洗了手之后,笑着说道:“李帅,朕种地啊,李帅堆过肥吗?就是一层粪尿一层秸秆,撒进去,然后插孔,堆肥后,十几天的时间,温度最高能涨到七十多度,再高要加水,堆肥和李帅呈送的东西,是一样的,徐贞明徐学士告诉朕,这叫腐殖沤粪。”

如果一个苹果埋到了土里,那叫有机质,经过一段时间腐烂,腐殖化后,土壤中拥有大量稳定的有腐殖质,就是堆肥,这个过程老农叫沤粪。

土地仍然是眼下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这百万顷的适合耕种的良田,哪怕是一年一熟,就足够缓解北方普遍的粮食不足的问题了。

“李帅所言,朕知道了。”朱翊钧面色凝重的点头。

文华殿偏殿的气氛已经趋近于凝固了,张居正面露沉思,而王国光已经呼吸急促,眼睛就像饿狼一样盯着李成梁,那种目光叫做贪婪,兵部尚书谭纶已经跃跃欲试,刑部尚书王崇古在思索,这是多少钱。

“陛下真的种地呀。”李成梁叹为观止的说道,他一直不认为天生贵人会种地,这是一件很离谱的事儿,传闻皇帝会种地,李成梁不信,但现在他信了,陛下似乎真的很懂土。

朱翊钧真的懂,他如数家珍的说道:“宝岐司就是专门用来种地的,徐贞明发现,土地会有明显的断层,每一层的颜色、质地、结构都有不同,最上层是浮土、下面是颜色为黑红的腐殖,再往下是心土层,一些河流附近,还有泥沙和土壤的夹层,再往下则是石头了。”

“大体上按照颜色,我们将土地分为了红黄棕褐灰白紫等,比如在两广则是以红壤为主,而在江淮一带则是以黄壤为主,四川则是以紫壤为主,而草原则是以褐壤为主。”

“通常情况下,土壤中的腐殖越多,则储存水的能力越强,土的含水量超过了12%就可以种植大部分的庄稼,低于8%的土,需要多次施肥,让土壤中腐殖增加,这很难,事实上也很难做到。”

朱翊钧侃侃而谈,从容不迫的讲解着他知道的土地知识,这可是践履之实的实验所得,含水量低于8%庄稼就不长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