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席卷天下 > 第505章:治国,何其不易

第505章:治国,何其不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汉不断光复旧土,国有土地数量越来越多,登记在册的人口已达九百七十万。”桑虞说的人口数据并不是汉国疆域目前的真实数据。他说那些只为进行铺垫,后面才说出真正目的:“官府从豪强那里回赎土地数额巨大,民间持有的土地占可耕作土地仅有两成不到。”

如人口数据那般,桑虞说的土地分布其实也并不准确,猜测的民间土地持有是算了世家、豪强和百姓。

汉国才建立多久?国家一直是处于战争状态,元朔三年开始国家疆域膨胀的速度才加快,不可能说短时间内将国家的情势摸个清楚,再计算并记录成为可直观判断的数据。

目前人口和田地记录有可信数据的仅是青州,兖州的进程也算是有初步数据,像是冀州、豫州、司州、雍州、巴蜀等地都是元朔三年之后才并入汉国疆域范围,以目前的行政效率不可能那么快统计并记录。

尽管数据面存在问题,桑虞所说的事情却是不容忽视,汉国有民间的合作公社和军队屯田,但国家持有土地占到总份额的十分之八左右的的确确很不正常,是该想个法子来改善这种不寻常的土地持有现象。

四面八方汇集到枢的消息每天都有很多,有各条战线的战况,更有各个州郡的民生情况。

汉国的民生一直是在缓慢地恢复,那是随着次序重新被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复苏,有安稳的生活环境,不担忧每时每刻会丢了性命,不用官府过多催促和驱赶百姓自然是要为了那张口去进行劳动。

“狩猎令的目的是让更多百姓拥有自己的私田,目标却是不如预期。”桑虞的右丞相职权较倾心于民政,他前前后后跑遍了汉国疆域的每个州,一些重要的郡县更是必去:“北方百姓拥有私田的份额南边更多。这个是因为南方并没有多少胡人可以狩猎,臣以为未来若是征兵应当适当倾斜给南方的百姓。”

汉国征召士兵,登记造册的时候每一名士兵都能获得五亩田地。

实际五亩田对于现在的生产力和产出并不能养活太多人,一亩田的一次收获大概是在两石到三石。按照换算,一石是一百六十斤,而现在每年也是只能有一次收获季节,还要保证能够风调雨顺,但凡有点天灾人祸可完蛋。一人每顿的饭量取二两计算,一天只吃两顿,一个月吃掉的粮食约是一百二十斤左右,一家只有一口子要是交了粮税自然是还是够吃,可一家不可能只有一个人。

“山河破碎,百姓家破人亡者为多数。”桑虞还在进行自己的演讲:“登记造册的百姓之,单身为一个家庭居多,又以青壮拥有私田为多。”

而实际因为缺少荤腥与油水,人们一顿吃个一两斤十异常普遍。

要是按照合理的安置,每一个人名下有五十亩的田才算是合理,一个家庭拥有至少两百亩的土地才能达到富庶标准。这个也是劳动力可以应付过来的数值,后面的杨隋和李唐都是致力于达到这个要求。

汉国制定以五亩起步是考虑到一个现实问题。

因为胡人几十年的肆虐,良田早变成了荒地,而荒地是需要进行重新的开垦。完全使用人力的前提下,重新开垦土地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名青壮忙碌至少两三个月才能使一幕荒地重新变为良田,五亩田大概是需要忙碌一整年。

初启阶段的汉国极度缺乏人力,除开恢复生产之外,战线太多占用了绝大多数的青壮,劳动的基本是妇女和老幼。老弱妇孺无法与青壮相,一名青壮忙碌两三个月可以达到成果,换做老弱妇孺来做可能需要花多一倍的时间。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