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鹿鼎记 > 【1022 大明第一帅】

【1022 大明第一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果明军能以长城为线,建奴无法侵入关内,或者入侵后会损失大量兵力,得不偿失,算是达成了战略防守。

战略相持就是我方能确保缓冲区,固界于缓冲区,或攻入部分敌军控制区,此后,我方无力再进攻,敌军也无法击退我军,这叫战略相持。

具体到明末,则是明军光复广宁,辽阳,于辽东区域内与建奴僵持,建奴受到重创,无法远攻冀,京,长城一线不必加强防务,这叫战略相持。

战略反攻就是敌人已大部消灭,由盛转衰,数*内全灭。

五*复辽,战略反攻,实际是这个含意。

袁崇焕的投机很快得到了回报,魏忠贤把他当成了自己人。

天启五*八月,孙承宗、马世龙谋袭耀州失利,这个失利导致了当时辽东地区军政长官的大规模撤换,其中督师枢辅孙承宗、辽东总兵马世龙、辽东巡抚喻安性都在撤换之列,最终结果是孙承宗病休回籍,马世龙卸任回卫,喻安性谢事侯用。

袁崇焕是当时的宁前道,算得上是宁前地区的军分区政委,那是明军最前沿的军政长官,而柳河之败原本只是一个小败,即过河袭击耀州的前锋营千余人被歼,鲁之甲、李承先二将被杀,但**过河的后队之溃散却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离奇的**对整个辽东镇都有影响,作为辽东镇最前沿的军政长官,袁崇焕脸上也自然应当无光。

崇祯时期,兵部尚书王在晋重提当*之事,责问孙承宗的内容:壬午,兵部尚书王在晋言:“......柳河之败止存兵五*八千,即如中辅疏以十二*,此六*二千之兵归于何有?非失机陷阵则虚藉挂粮,世龙百喙何能自觧也。”

由王在晋对孙承宗、马世龙二人的责问中可以看出,柳河之败确实致使明军损失惨重,十二*人溃散之后仅存五*八,所以当时辽东地区军政首脑被大批撤换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过袁崇焕却有升迁:“天启五*十二月壬寅升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宁前道袁崇焕为本省按察使,仍管宁前道。”

问题是袁**略防守都办不到!还欺骗国家,欺骗皇帝,已达战略反攻,五*复辽,全灭后金。

袁崇焕只会糊弄人,把进驻缓冲区,当作收复失地。

广宁离沈阳几百里,沈阳以北开原,铁岭还有几百里纵深,向东抚顺,辽阳也有几百里纵深,还不包括更远的**。

所以广宁只是建奴一个正式的,较大的前线据点,说实话丢了,也无损大局。

何况袁崇焕只修到广宁边上,连攻城都**。

袁崇焕的这个升迁,在当时的督、抚、道、镇里,可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抚宁侯朱国弼上疏中提到“柳河之败得以钻刺而乔迁,羡干父一认之有灵”其实是在指控,袁崇焕当时投靠了阉党,认了魏忠贤为“干父”,因此才得以升迁。

显然,袁崇焕在孙承宗手下干活的时候就已经投靠了阉党。

袁崇焕上蹿下跳,不是风就是雨。

敌我双方在战场上,大致可分为战略防守,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战略防守就是退出缓冲区,收缩兵力,放弃部分无法确保的地盘,组织新防线,以此坚守,使敌无法攻破。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