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电影世界逍遥行 > 袁崇焕是怎样成为民族英雄的(转2)

袁崇焕是怎样成为民族英雄的(转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野猪皮的措施跟金二胖差不多,先养活军队,平民管他去死。事实上汉民被饿死无数,而他的八旗“诸申”饿死得不多,“每升银一两”是汉民购买粮食的价格。

所以,汉民反抗得异常激烈,尤其是断粮的汉民,反抗是被杀,不反抗是饿死。

于是野猪皮做出了件灭绝人性的事——杀“无粮人”——与其等到无粮汉民起来造反后再杀,还不如先下手为强,直接把“无粮人”全部杀掉——省得你们造反。

先是搞了次“人口普查”,对“无粮人”登记造册:

第六十册天命九年(1624年)正月

于是,辽东汉民被迁移集中到狭小的地域,变成“八旗”事实上的农奴,由野猪皮所谓的“诸申”严密看管。而辽东汉民被迁移后,留在原地不走的汉民则被野猪皮的狗奴才们尽数屠戮,许多原本辽东汉民生产生活的地方,在野猪皮的移民并村之下,成为只有死尸和废墟,没有活人和炊烟的“无人区”。

八旗人数有限,看管起来肯定有困难,所以汉人所在的区域范围狭小,耕地严重不足;同时,辽东大量肥沃的黑土地被抛荒。这种措施和几百年后曰本狗强盗建设“集团部落”、人为制造“无人区”非常神似——哦不,应该说,曰本法西斯的反ren类罪行,根本就是师从于野猪皮法西斯的反ren类手段。

野猪皮的邪恶统治导致辽东饥荒不断,进而导致辽东汉民更大规模的逃亡和更加激烈的反抗。

野猪皮和蝗军不同,蝗军本土远离战场,就算占领区经济彻底完蛋,还有本土可以抽调物资、派遣军队,实际上,1937年到1945年,蝗军不仅本土稳定,连东北的炕曰游击队也因为长期得不到校长的支持而最终失败(这个自然,炕联是**拉起来的,校长不可能支持他们),最终撤入苏修境内,勉强维持个形式上的存在,导致蝗军在炕战打成相持,又无法在关内占领区维持统治时,敢于搞“集团部落”,实在不行了,干脆抽调主力动太平洋战争,抽调蝗军部队去打东南亚,只留下少量蝗军,大力扶植黄鞋军勉强应付**——反正还有本土和那个所谓的“满州国”,他们对华北的统治被**搞烂了他们也能接受。

更重要的是,即便东北的土地大量抛荒,大核民族同样可以从本土抽调人员组成“开拓团”,对空余土地进行利用。嗯,对了,前段时间方正县还给这个虾米“开拓团”立了块碑,而且只准曰本人进,不准中国人进。

“初五日,遗书前往量粮之诸大臣曰:‘奉汗谕:赴英额、赫彻穆、穆奇、玛尔墩、扎库穆抚顺、铁岭诸路之五牛录额真,著尔等不得与五牛录之人分离,共同查核五牛录之汉人。凡一口有诸申斗六、七斗者,准其居住。一口有五斗者,或所去之人有牲畜者,经核计若可以生活,则准其居住之。计之不敷者,则计入无粮之人数内。并将无粮之男丁数,人口数,造册奏汗,以听汗令。’”

然后野猪开始了灭绝人性的杀“无粮人”。

第六十一册天命九年正月至六月

“二十七日,选派人员前往各处,杀无粮之汉人。”

而野猪皮不同,他当时还没能把自己统治区的汉民反抗清理干净,只能在自己的所有统治区搞移民并村,在定居地外搞无人区。这种措施或许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有个致命的地方——大量肥沃的土地被抛荒的同时,汉民的耕地严重不足——野猪皮的“诸申”人口本来就少,成分又比较复杂,多是渔猎或放牧为生,真正懂种地的不多,让他们象大核民族的“开拓团”那样去种抛荒了的土地,先不说专业不对口,人口就不够。

而且那个时代是小冰河时代,辽东跟陕西等地一样同样是重灾区,不仅气候寒冷,可耕种时间短,而且时不时生旱灾。三分天灾,七分**之下,辽东饥荒不断,比明王朝的陕西等地要严重得多,从我看过的满文老档里记载的就有两次,

一次是天启四年开始的,粮食价格高得吓人——每斗粮食银一两。

当时野猪皮下令汉人要如实申报所有粮谷的数量,然后按人口定量。他不许汉人私卖粮食,要底价卖给汗的官衙。汉人缺粮食,向官仓购买,每斗银一两。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一般来说一石是十斗,一斗,清妖的度量衡我不是很懂,但一石米,估计至少得1o两银子那是跑不掉的了。而在明朝控制区,一般地方的粮食价格是一石米卖一两银子,这个价格还是偏贵的,到崇祯年陕西生饥荒,一石米卖个六到十二两银子的时候,高迎祥李自成他们已经走投无路,造反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