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二战指挥官体验版 > 吃货日志之苏联战俘篇 ,结尾喜感

吃货日志之苏联战俘篇 ,结尾喜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鱼:100克(咸鱼)

肉:50克(牛或羊)

油:10克(葵子油)

盐:15克

白糖:17克

被俘的苏军战俘在德国饮食

1941年6月21日到12月6日期间对俄国进行的几次大包围中被俘的几百万苏军战俘。也许在战事急剧发展和前行速度颇快的军挺进中,要求德军照顾好人数为几百万的大批俘虏确实有困难,但根本的在于德国人根本没有做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努力。德国军队出于多方面的原因故意不给俄国战俘饭吃,而在1941年冬季漫天大雪的天气里,气温降低到零下时,连他们安身的地方也未做好安排,许多俄军战俘因此在饥寒交迫中死去。其残酷程度甚至让纳粹的高级领袖都无法漠视,东方占领区事务布部长罗森堡在给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元帅的一封长信中,曾经对俄国战俘所受到的待遇提出抗议:

在德国的苏联战俘,遭到极为悲惨的命运。三百六十万战俘中,全劳动力只有几十万人,许多人不是饿死,就是由于……折磨而死。……这种情况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德国有足够的粮食供他们食用,而宁可让他们饿死。甚至在战俘被押送到战俘营途中,也不许老百姓给他们东西吃。许多战俘在途中由于饥恶劳累,跟不上队伍,被就地枪决。枪杀战俘是当着饱受惊吓的老百姓的面进行的,尸体就抛弃在原地。战俘营根本没有住的房子,刮风下雨,战俘也睡在露天里……最后还得提一下枪决战俘的事情,他们这样做……根本不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

绝大部分苏军战俘患上了因饥饿造成的浮肿病、坏血病、无休止的腹泻、结核病。苏军饿得无法忍受,整日在寻找任何能吃的东西:草、树根、昆虫、食堂里的残渣剩饭等。

以关押苏联战俘的第350号战俘营为例。这个战俘营从1941年7月一直存在到1944年10月。在战争的头几个月,首批战俘已到达,这里环境极其恶劣,供应的食品不仅难以下咽,而且数量极少,根本不够分配,绝大部分战俘食不果腹。苏军战俘在那里处于非人的条件下,他们住在没有窗户的房子里,不给生火取暖。虽然每天要干十二至十四小时的重活,可是供应的伙食,在战俘营党卫队看守心情最好的时候,配给苏联战俘的口粮是二百五十克代用面包和二公升所谓的“巴兰达”汤。而通常最普遍的伙食,只有一百五十至二百克面包,所谓的汤里只有草、烂土豆、树叶和其他乱七八糟的残渣。有很多战俘由于遭受折磨体力不支而死去。

茶或咖啡:2克

如此合计每人每天的伙食定量是1800克,合三斤六两左右,这个比解放军八十年代的“斤半加四两”也差不多。不过肯定这不是四六年的事情,四六年苏联发生严重饥荒,傅仪,傅杰等人的回忆录当时各种物资无一不缺,傅仪和“满洲国”高官们四五年末刚到西伯利亚时待遇相当好,四六年时傅仪也只能吃酸面包了,得烤烤再吃,不然粘牙。后来才慢慢好转。而至于普通士兵,有个日本老兵的回忆是:“当时我们在冰天雪地里伐木,每顿的定食只有三个土豆”,不过这也不是苏联人有意迫害,因为当这个老兵怀着“必死的觉悟”前去找苏军交涉食物问题时正碰上苏军也吃饭,一看之下:苏军士兵的食物也只是三个土豆。

苏联战后官方公布的西伯利亚战俘营伙食:

战俘每人一日的食物定量

面包:350克(96%%u9ea6粉制的成品)

干粮:450克(大米、或程子米、或大麦米、或燕麦米、或96%麦粉)

蔬菜:800克(土豆或酸大头菜)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