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明 > 第六百二十八章 封狼居胥 二

第六百二十八章 封狼居胥 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熊文灿宦海沉浮半辈子,一眼就看出了杨嗣昌的用意,迅速将信函转交给林纯鸿。

林纯鸿看到杨嗣昌的信后,忍不住发出了“英雄所见略同”的感慨。

末了林纯鸿对张道涵说道:“仅从杨嗣昌写这封信看,杨嗣昌就不是政客,而是一位心怀天下、以黎民苍生福祉为己念的政治家!”

林纯鸿将自己对草原的战略告知熊文灿,令其回信给杨嗣昌。

杨嗣昌收到信函后,发现林纯鸿的战略不仅比他详实,而且还有具体的实施步骤,不仅大松了一口气,甚至心里起了一丝惺惺相惜之意。

只可惜,这份功劳属于林纯鸿,与朝廷没有任何关系。放眼天下,也只有林纯鸿才有这份财力,一口气在草原连筑三座棱堡。

作为华夏民族,华夏文明的荣光早已渗透至杨嗣昌的骨子里,他做梦都想永远解除数千年来来自北方的威胁。因此,杨嗣昌虽然明知林纯鸿主导了这次战争,也倾向于放任林纯鸿施为,一劳永逸地解决边患。

杨嗣昌立即票拟,建议朱由检同意王继谟的计划。由于事先与朱由检做过沟通,朱由检也毫不犹豫地在票拟上批红。

做完这些事情后,杨嗣昌的兴奋还未过去,继续思索华夏民族在草原上的应该采取的战略。

杨嗣昌认为,草原不能成为中原的负担,而应该如海洋一般,有反哺中原的能力。这种反哺,一则是获取在中原生产成本极高的战马、羊毛、兽肉等物,二则是提供中原难以培养的骑兵兵员。

同时,中原也应该为草原提供在草原上无法生产的粮食、茶叶、丝绸、棉布等物,双方互相依赖,谁也离不开谁,最终融为一体。

杨嗣昌还认为,应该将草原看做华夏文明的一部分,任何对立、仇恨的思想都是不可取的,只能带来无穷无尽的战争及杀戮。

最后,杨嗣昌还认为,应该筹谋在草原建立严密的统治,让草原民族彻底摒弃逐水草而居的传统。由于羊毛这一利源的出现,牧民们能轻松地从中原获取粮食,固定于某一区域放牧,成为了可能。中原大力发展毛纺,不仅解决百姓的穿衣问题,也能为草原民族提供购买中原货物的金钱。

……

杨嗣昌越想越兴奋,恨不得自己亲自操刀,来主导中原对草原的攻略。显然,这不可能,杨嗣昌舍不得让这些足以改变时代的构想湮灭,想来想去,杨嗣昌给熊文灿写了一封私人信件,以探讨的名誉,将自己的构想完完整整地变成了文字,发往陕西。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