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618章 征东都护府

第618章 征东都护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漠南蒙古的兵力并不多,战斗力也不强,明军西征蒙古困难之处主要是后勤补给,水土不服。

朱慈烺首先排除了两线用兵的次略,以明军的兵力和战力,可以支持两线作战,但战争打的是后勤和物资供应,涉及到征调民役等一系列的问题。

不同区域的两线作战,消耗的人力物力远比单一战场大得多,需要设立两个后勤供应中心,什么都需要搞两套供应,历史上的大明就是被两线作战拖垮了。

尤其是崇祯十三年和崇祯十五年这两三年,松锦大战抽光了九边所有精锐,十几万明军在堵在辽东打满清,中原各省的十几万兵力又集结在开封府打朱仙镇大战,打李自成,一南一北彻底耗光了大明最后的力量。

其实在崇祯十五年时,历史上的崇祯就已经知道大明要完蛋了,时常提到气数二字,但他还是挣扎了两年。

大都护由武将担任,为都护府一把手,负责军事行动,征讨周边,哪里不服打哪里。

副大都护为文官,负责抚慰、叙功、安民、生产、后勤诸事,打完了再谈判讲道理。

在朱慈烺的规划中,征东都护府只是大明第一个都护府,以后开疆拓土了还要设置征北都护府,征南都护府,征西都护府,征海都护府......

随驾的翰林院学士陈贞慧建议,都护府不应该取“征”字,最好还是仿唐朝用“安”字,安东都护府好一些,安抚边民。

朱慈烺当即否决了,他正色道:“我大明的疆域是靠将士们打下来的,不是靠安抚送来的,征字不改,以后要改也是改成镇字!”

没有强大的实力做后盾,“安抚”一词,等同于“笑话”二字!

清廷派出使团议和之时,朱慈烺正在反复权衡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究竟是一鼓作气入朝灭了满清,还是西征蒙古,将漠南彻底纳入大明版图?

朱慈烺左右为难,难以取舍,漠南蒙古降而复返,不打不行,打蒙古也相对容易一些。

以科尔沁部为首的三盟联军,出了长城没折腾几天,就被龙武军像赶鸭子一样赶回去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