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民国岁月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四年磨一剑 三

第一百六十七章 四年磨一剑 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对,光复,你也别光坐着不吭声呀,来,也来说说。”宋希濂咕咚一声喝下一杯酒,抹了抹嘴巴,也指着沈修文说道。

“当着三位学长的面,哪有我说话的地方呀。”沈修文一边给宋希濂的杯子倒上酒,一边笑呵呵地说道。

“你小子不是挺能说的嘛。”明显有些喝多了孙元良重重地拍了一下沈修文,借着酒劲道:“你还记不记得,上次在我的师部召开前敌会议的时候,你不是分析起淞沪战局的形势来一套一套的嘛,就连刘劲持也被你说的哑口无言。而且照现在的形势来看,还全都被你言中了。光复啊,不是我在这儿瞎说,要是如果你是这次淞沪会战的前敌总指挥,这仗绝不会打成今天这个局面。上海,我们最起码还能坚守三个月。”

宋希濂虽然没有参加那次的作战会议,但是沈修文那天的高论他也事后听说了。不过,黄维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也顾不得孙元良的话中有冒犯他的顶头上司陈诚的意思,不由惊讶道:“真有此事啊?光复,那你就更应该说说了。”

其实,倒也不是沈修文不想说,主要是现在和历史已经出现了一些偏差。淞沪会战因为自己出现,无意中形成了诱因,使得提前爆发。这次淞沪战场撤退又因自己和黄维死守松江成功,没有导致大规模的溃退,如今华国家队的主力基本上都已经撤到了国防线布防,象历史上霓虹军轻易突破国防线,顺利地占领南京也不太可能重演了。这让沈修文对将来抗战的形势还真的不好说。二来,也是因为担心自己说漏嘴,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三个是黄埔一期的中将军长,沈修文在他们面前,虽然资历根本没法比,但是战绩却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如今也是委座钦定的荣誉第一师的师长,和七十一军、七十二军、七十八军一起拱卫京师。四人的话题自然而然的落到目前的战局上。

“现在霓虹军上海派遣军正沿沪宁线进攻浏河、太仓;第十军占领青浦后,正在向吴江、平望开进。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突破国防线后,兵分两路进而向南京进攻。他们这次的胃口可是比一二八时期大的多。”黄维皱着眉头说道。

“哼,南京不是上海。现在我们的部队都已经撤到了国防线,有坚固的工事。江阴炮台更是固然金汤,日本军舰休想通过。况且,目前西北、西南各省的各路援军正在向南京增援,想攻破我国防线,没那么容易。再说,现在我们不是已经和苏俄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了嘛,只要苏俄能支援我们武器弹药,这场仗还有的打咧。正象刚才光复说的那样,小日本想蛇吞大象,做他的春秋大梦吧。”宋希濂冷哼一声说道。

在众多国民党将领中,他一向是强硬的主战派。当年长城抗战时期,他就主动向蒋中正请缨,愿率领刚刚组建的三十六师北上抗日。但当时正值江西第五次围剿的关键时刻,老蒋劝说他,如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只有消灭赤匪,攘外才有把握。宋希濂这才作罢,一门心思地跟着老蒋剿共。

“我看不尽然,苏俄人靠得住吗?现在和那边的谈判都快半年了,还没有什么结果。你们可别忘了,那边才是苏俄一门心思要扶植的。”孙元良弹了弹烟灰道。

“现在可不以前了,人这次为什么跟我们签订这个互不侵犯条约,就是担心日本人如果在我们这儿得手后,有可能腾出手来进攻他们的远东地区。只要我们能拖住日本人,他们远东地区就安全。靠那边那些残兵败将能行吗?那还得靠我们。”宋希濂摆了摆手反驳道。

三位都是自己的长官、学长,沈修文老老实实地坐在一旁,倒倒酒,时不时地附和一句。听着他们对目前战局和时局的分析。相比之下,宋希濂比较乐观,他认为前期的战局可能是不利,南京也不一定能守的住,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在两三年内还是可以打败日本人,甚至还能借此一举收复东三省。

黄维没有宋希濂这么乐观,他比较倾向于陆军大学校长蒋百里将军在年初新发表的《国防论》的观点,以空间换时间,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跟日本人讲和,拖住日本打持久战。至于今后如何,到底能不能战胜日本人,他也说不清楚。

而孙元良如同他的性格那样,比较油滑,没有自己的观点,在宋、黄二人的争论中保持中立。

“光复,你来说说看。”论口才,老实木呐,外号是“书呆子”的黄维根本就不是宋希濂的对手,只好向沈修文求援。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