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治理安息帝国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治理安息帝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因为他们全都被大汉打成了同一个阶级。

帝都安置不下那么多的安息帝国民众,这个并不是说是真的就安置不下。而是根据这帝都城外可耕作的情况来决定的。

帝都城外四周,二三十里之内的田地,分配给了那些民众之后,可能就只分配给了数十万的民众。再远处,或者还有许多田地可以分配。但是,因为距离的关系,这就不适宜再让太多的民众再留居在城内了。

要知道,他们早出晚归的去耕作,如果离城太远,他们的时间都花费在往来的路上了。

所以,绝大部份的帝都的民众,都会被押送到城外更远的地方,被安置在那些村落,或是别的城镇。

不过,汉军强势,能够压制得住他们。再加上,大汉对各地的百姓的宣传工作也做得相当好。特别是有着新汉朝所治理的几个州郡的情况作为后来的官员治理天下的案例。所以,大汉各地的世家士族地方土豪等等,才无力反抗,难以阻挡大汉推行的政策的大势。

不过,就大汉本土而言。之所以能够快速对整个大汉进行顺治。主要的除了汉军强势之外,还有在施政上灵活,能够及时更好的解决了大汉朝庭官员,以及普通百姓、地方名望地主土豪之间的矛盾。让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和谐共存。要不然,像现在治理西方这样,当初在大汉的时候,可能就得要杀得大汉各地血流成河。

提一下当时大汉是如何调和了各个阶层矛盾的方案。一个就是宣传到家,让每一个大汉百姓都知道了,在现在的大汉,他们能够拥有更多的公平自由,能够从大汉官府分得到他们应得的田地。

在百姓民智有所开发的基础之上,推出了有如大汉地方世族、地主等,不准再拥有私兵,除了大汉朝廷所允许的异族奴隶之外,以及大汉百姓自己自愿成为他们世家大族的下人之外。他们不得再私自养兵。然后,根据他们世家的人口,可自留多少的田地。

这些,其实前文已经有述。大汉现在,是不允许田地丢荒的。所有良田,都要有人去耕作。那些世家大族,他们自家子弟肯定是不会亲手去耕作的。可是,在不准他们私养家兵,而原来为他们家耕作的下人,都可以获得了户籍身份,成为堂堂正正的大汉子民,又能够从官府领到田地,如此,谁还会想去为那些世家大族耕种?那些世家大族,没有了私兵,就等于是没有了爪牙,官府又不站在他们那一边,再也威胁不到百姓了。

如此一来,帝都城内,就显得很空荡了。

可能还会有许多房屋是无主的,许多城区没有多少人的。

但是这些都没关系,因为这些房屋地区,将会留给迁徙来的汉人,或者是商人的地方。

如此,他们自家耕种不了那么多原本是属于他们的田地,就只能按大汉律令,自留一部份,多出来的,就交给国有分配给一般的百姓去耕作。

在这里,也就显出大汉施政的灵活之处。因为,将那些地主世家的田地收归国有的时候,官府会按田地多少而给予那些地主世家一定的补偿。如果他们主动配合大汉官府的工作的。大汉官府方面,也会建议或者是引导他们走是经营之路。

那些地主世家,原本就有钱有粮,官府补偿给他们一笔。这些财富,如果他们死抓在手里不动,那么就等于不能搞活大汉的经济。

如此,大汉官府便适时的建议引导他们拿出他们的钱财来经商。当他们看到原来经商要比他们以前祖祖辈辈死守着那些田地收租来钱来得更快更多的情况之下。他们也不会再对大汉收没他们的田地的事而耿耿于怀了。

不过,现在在安息帝国,这样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因为大汉根本就不需要去考虑他们安息帝国内部的阶级矛盾的问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