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洪的败笔

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洪的败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果他是早知道曹操已经铁了心要处斩他,拿他的人头来震慑曹军,整顿曹军军心的话。他肯定不会坐以待毙。

他现在,毕竟是在外,正所谓君名有所不受,不似如历史上那般,是曹操直接处死他,让他根本就无力反抗。他在寿春,手上还掌握着十多万的曹军水军,虽说,寿春城的军权他已经交出,让曹洪掌握着寿春城的军权,但当中,许多军将都与蔡瑁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的。说实在,如果他早知曹操要拿他开刀,他极有可能会反了曹操。

但是,宣布曹操对他的处理决定的。是曹洪亲率了一支人马,直接闯进了蔡瑁在寿春城外水寨当中。并且,曹洪也根本就没有给机会蔡瑁多说什么。连一个分辩的机会都没有给蔡瑁。曹洪让随他一起来的曹操的密使当众宣读了处斩蔡瑁的命令,曹洪就马上动手,让蔡瑁来不及反抗,便已经人头落地。

完事了,才继续宣布蔡瑁的罪状,跟着,曹洪也直接夺取了蔡瑁水军的军权。哪一个水军军将有半句议异,曹洪二话不说就直接先斩了再说。

如此,蔡瑁的水军。虽然有一点骚动与惊恐,但很快就被曹洪镇压住,一般的水军军将,都没敢有什么的过激行为。

到了朝堂,文武百官都在忙着他们各自的事,并没有如后世影视当中的那样上朝的情况,没有一个个傻呼呼的列在朝堂上听朝。

朝堂当中,更多的是出出入入来去匆匆的朝臣,他们只会在有一些他们所负责的事儿自己不能决定,又或者要拿到朝堂上交给太尉、司空、司徒等大人过目签名以及商讨决定的时候才会到朝堂上来。

这种状况,让刘易觉得,这个朝堂,的确有一点像后世的公司当中一般,每一个人,都各施其积,如非真正的开会,一般都不会全都时刻留在朝堂之上,都会各自在他们处理公务的衙门去处理他们手头上的事。

刘易跟在朝堂上忙碌着的众臣打了一个招呼,便自坐在朝堂的龙座上面,拿起堆放在一起的一些文件文书察看起来。

这些许多都是一些对将来新汉朝发展的书面计划报告,都是一些细化了的计划方案。每一份文书,刘易都要认真的观看,思考,批注。

这个时候。孙策的江东新汉军。暂时还没能攻下在寿春城前的曹军水寨,也就是说,淮河的寿春往北的不游方向,孙策军还没能控制在手里的。

而曹洪,对于曹操送来的命令,吃得很透。他已经明白了曹操的打算。所以,在斩了蔡瑁,震慑住全军之后。他马上率寿春的曹军撤离,利用曹军水寨的战船及将士。掩护着寿春的军马,从水路退走。

当然了,曹洪自然不会就如此两手空空的撤走。而是如当年袁术逃离寿春时一样,直接纵兵劫掠一翻,在寿春搜刮得大批的钱财,如此,让大军护着逃离寿春。

也算曹洪的行动快速,孙策所部的江东新汉军,在察觉了曹军的意图之时,已经来不及调动军马追击曹洪军了。何况,在寿春城前的淮河上的曹军水寨还没有攻取下来,新汉军的水军,也难以直接越过曹军水寨向曹军发起追击。而从陆路绕过去追击的话,却也难以攻击得到水路上的曹军。加上,沿淮河,进入颖水的那一片地区,现在还掌握在曹军的手中,所以,从陆路追击是行不通的。

当然,偶尔也会有朝臣就某些事上前来向刘易报告,让刘易决断一些事儿。

就在刘易在洛阳有节奏的处理着将来新汉朝改某的各种事务的时候。并线的战争却在打得如火如荼。

曹操的各个命令分别下传到各军,这是曹操打算收缩防御的前奏。

先是寿春方面。

蔡瑁在获知曹操来命令要处斩他的时候,他自然是不甘心,只可惜,他就算是再不甘心,一时都没能够有什么的反应。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