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三百一十五章 各军详情

第三百一十五章 各军详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军与师,其编号都是顺编的,比如第一军第一、第二师,第二军第三、第四师,第三军第五师、第六师。军、师的编号不会有重复。

但营级及以下的军中单位。就会有重复,如,第一军第一师第一营第一部第一屯第一队第一小队第一什;第二军第三师第一营第一屯……等等。一个什的小单位,都细化到有他们各自的编号。用一些简写数字来代替,如11111111。代表第一军第一师一营第一屯第一队第一小队第一什。

八位数字,看似有点复杂,但是实际却不会有什么记认的麻烦,因为军与师很好记,最主要的就是要记住各自所属的营、屯就好了,并且,许多数字都是一定的,比如,一小队中只有五什而已,一队也仅只有两小队,一屯也只是两队军士。

定下这些,将来要调动军士,或补充军士什么的,都非常方便,并且,还可以对这些军队非常有效率的掌控。

还有,一些营级的军队也非常容易记认,因为会赋予一定的称号,如,陌刀营,石机营、床弩营、斥侯营等等,经过统编之后,一听某某营,便会马上清楚的知道这个营是某军某师的军队。这些营级军队都是一些特别xing质的军队,而一些常规的营级军队,将来看他们作战情况、立功情况,也可以给予他们赋予一定的称号,如铁血营、猛虎营、英雄营等等,这些,都是刘易为了将来激励军士英勇作战,让大汉军士的军魂得到传承而想出来的点子。相信,一定给某军某师某营的军队封赐了这样的一个响亮的称号,肯定会让军士对新汉军更加的有荣誉感,更加的有归属感。

刘易原本想以班、排、连来代替什、小队、大队的,这样可能会更贴切一些,也更方便让军士记认。可是,汉人眼下习惯于大汉军制的一些称谓,比如什长还是叫什长比较顺口并富有时代感,军士一听就知道是什么的军职,可突然要让他们叫班长什么的,一时间都转不过口来。像是排长什么的,军士都觉得叫都伯比较有荣誉感一些。特别是连长,他们觉得叫牙门将军更有杀气。如此,刘易就没有改变这些称谓。

两大队为一屯,统将叫屯长或骑督,等同县尉的级别。其中,设副屯长两人、屯监军一人,总医官一人。一屯人数为两百三十三人。

五屯为一个部曲,常设一个都尉统军,三个副将辅助。战时,要出征的时候,会派一个军司马前来督军,也就是一军将领的部将,负责传达军部的作战命令,督促都尉按命令作战。一般,都尉及军司马都会另配五个亲兵随行,以作保护。如此,一个部曲,实有人数为一千一百八十人。

两个部曲为一营,设校尉一人,副将五人,亲兵各有十人。这个营可不同后世军队中的营,若按人数来说,就等于是一个团了。如此,一营的人数,实为两千四百二十六人。

营级的军将,就相当于一郡领兵统将,有必要的时候,一营新汉军,可作为一支duli作战单位来使用,当然,要duli行动的时候,会配给一个主薄或军师前来协同,辅助指导校尉作战。

戏志才此刻一脸肃然,扬声道:“经过一个多月来的统编,我们新汉朝新汉军整编如下。”

在大汉当中,特别是这东汉未。一个军中的军将,能够做到校尉之军职,已经相当了不起。一郡的军队统领,放眼现下大汉的情况,他们都已经是一方的诸侯了。像曹cao、袁绍、袁术等等。无一不是在原来汉廷中做到了校尉一职。然后各自割据了一地,成了一方诸侯。

也就是说,一营新汉军,都有攻占一城一地的实力。可以完成一定战略意图的duli军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

五营为一师,这个师,是刘易要求强行加上去的,一师的将领。实为等同五官中郎将的官职地位。一师军队出动,足可以威摄一方。一师实为一万二千一百三十人,另外加上常设师将,也就是中郎将。中郎将有亲兵百人,一般还会有两个副将,各有五十亲兵,文职官员若干。

两师为一军,约二万五千人。

经过几个军师及几个大将的商议,最终定下来的整编制度就是如此。确立了每一支军队的具体架构及人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