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太上章 > 067、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067、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山水国与仙城国的出现,就是最合适的形式。它们与巴国一起接受中华天子的册封,并不仅仅意味着成为中华属国,更意味着建立了共同的盟约。

中华各部、各属国之间的盟约其实很清楚,主要就是不彼此攻伐,若有人背誓则各部共惩,若有人受祸则各部共援。

这个盟约或许不会总能得到遵守,天下仍会出现大乱,但它却会形成一个众人认同的精神共识。无论在怎样的乱世中,至少人们还知道世界应该走向何方。

这是虎娃的思想,未必会得到他人的认同,而人们总会有不同的观念。比如在虎娃看来,不论是以神道、宗教、族群的名义人为地挑起矛盾,从而导致仇视割裂、彼此相伤者,皆是人间之贼。但在世上的每一个时代,总有很多人和很多团体乐此不疲。

虎娃最后开口道:“我很清楚,重华大人提出这样一个建议,是给崇伯鲧大人出难题。但不论重华大人是怎么想的,我并不反对,这与我本人是否想成为国君无关。我既回到了巴原,那就帮崇伯鲧大人去解决难题、完成使命。……崇伯鲧如今正在做什么,我也很清楚。”

山水城和仙城接不接受册封,要看实际的状况。而实际上它们处于巴原周边的蛮荒中,并不处于巴国治下,在事实上是自立的,也需要建立内部完善的治理体系。但名不正则言不顺,两个地方在内部如何自处,又如何与外界相处呢?

事实上山水城和仙城就是巴原周边的两个小国,从巴国的角度,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与这两个小国安然相处,并订立正式盟约,这都需要正规的仪式。

在少务一统巴原的过程中,虎娃看到的是和光同尘、挫锐解纷。如果以轩辕天帝的灵枢诀妙意,将巴原视为一个人,是达到了内部机能的协调,从而能够尽最大程度去免除病痛。与人相处若与己相处,中华就是另一个更大的巴原,也应走向和光同尘、挫锐解纷。

无论是当年的轩辕、榆罔、蚩尤,还是如今的丹朱、崇伯鲧、少务,皆自称少典氏后人。这不仅是一种血脉传承关系,也反应了从蛮荒原始时代渐渐推进的文明教化过程,拥有了文化、精神层面的整体认同,能彼此交流融合。

最重要的是,这种交流融合能更好的解决人间世界的现实问题。

玄源思忖良久,若有所悟,忽然展颜一笑,点头道:“我明白了,你如今的眼光,看得已不仅是巴原,所想的甚至是整个天下。……那么你应该先去见少务,而我猜少务一定会去请你的师尊剑煞宗主到巴都。”

虎娃:“我先将消息送去,好叫少务有个准备。我这就启程赶往巴都,还需要你派出赤望丘中的两位高手同去,他们皆有大用。”

……

这是虎娃的观念,也是他对这个人间世界的思想。在虎娃看来,和光同尘、挫锐解纷,就是人间世界应走向的目标。这个目标有可能永远都达不到、总在不断的接近中,还可能有各种反复,但在虎娃的思想中,它就象征着一种终极的境界。

如果做不到,那是人们自身的问题。世事可能会变得更好,也可能会变得更恶劣。就虎娃亲眼所见,很多部族、很多族类、很多族群,也会走向自我衰亡或毁灭,更别提达到所谓理想的境界了。

那样一个人间世界,也许到了万年之后,在现实中仍是一个在反复接近却无法到达的目标。但虎娃看待世事的眼光,应一以贯之。

这其实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也许千、百年后,如今的中华之国,也会形成像巴原一样的大一统国度,但首先要解决眼下的问题。

就拿眼前的事来说,山水城、仙城、巴国、中华各部,具备了彼此认同的基础,也存在了相安共处、交流融合的可能。山水城和仙城发展到如今,已经有必要建立内部的治理体系,学会自处以及与外界相处,同时融入到一个更大的世界之内,无论以哪一种形式。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