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战国野心家 > 第五十八章 砀山围城战(三)

第五十八章 砀山围城战(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谁的数学九数几何更好。

谁的动员能力更强。

谁能有钱到建造更多的这样的堡垒。

基本上,谁就站在了胜利的一方。

针对天下任何一国,泗上在这些对比中都是占据优势的,所惧怕的也就只是以一州之力对抗其余八州。

他们装备有火枪和铁雷,有些人甚至不配火枪只带短剑和铁雷,算是步卒中最精锐的部队,大多数都是些挑选出来的壮汉。

只要他们能够接近城墙,一两次猛攻就可以登城。

想要应对这种“猥琐且流氓”的攻城方式,其实也很简单:派出野战部队出城,毁掉辛辛苦苦挖掘的壕沟;要么就是炮兵占据优势,毁掉攻城部队的炮兵。

可方法简单,做起来却难。

如果野战可以获胜,干嘛还要依靠守城呢?

六指很清楚泗上这边的优势,也很明白泗上这边怕什么,所以对于上面要求在一个月内攻下砀山的要求,既赞同又确信自己可以完成。

炮兵指挥官的意见经过几人表决之后,得到了认可,很快以这个战术构想为蓝本的计划就由参谋部的人制定出来。

主攻的方向是砀山的东侧,以东侧城门的两个凸角为主攻方向,放弃穴攻和蚁附的攻城方法。

以两个凸角为目标,同时挖掘两条之字形的壕沟接近,壕沟的宽度在六米左右。

每隔五十步,就挖掘一道平行于城墙的屯兵壕沟,防止城中的士卒出城反击,也可以使攻城一方的士卒隐藏在屯兵壕中随时可以反击。

因而这种战术在这个时代的围城体系下,机会可以算得上是攻无不克,而且经过“科学”的计算,只要步卒数量是守城方的五倍、炮兵是守城方的两倍,便可以保证能够在一个月内攻下一座火药时代的棱角堡垒。

天下的局势发展到这一步,比拼的不再是双方勇士的勇武,而是在比拼双方的施政水平。

谁能有钱造出更多的铜炮。

谁能有能力在保证国内不崩溃的前提下动员更多的部队。

谁的识字人口多。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