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 > 第十九章 舆论攻势

第十九章 舆论攻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唉,真是辛苦啊,这是什么事呀,还得自己和自己辩论。”

“思想最顽固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成功了,就将是造福后代的事情,只要人们有了血性,不再怯懦和忍让,也就不必让咱们的子孙再承受被征服被奴役的痛苦了。咱们能做到的尽量去做,穷一生的精力去做成功,也就满足了。”

五胡乱华时,冉闵颁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杀胡令》:“凡内外六夷胡人,敢持兵仗者斩,汉人斩一胡人首级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东门”。全\本/小\说/网\

正是冉闵的“杀胡令”使五胡乱华时期汉减胡增的人口趋势得以逆转,使鲜卑等众胡统治阶级不得不依靠汉族武装势力,为其后中国的盛唐复兴创造了条件。

如果没有冉闵的“杀胡令”,没有他号召汉人复仇,驱逐各胡出中原。以后会是什么样?几百万白种胡族在中原繁殖上千万人口后必然向南方要生存空间,再把南方的汉人杀绝,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就会被异族取代,最终整个中国都被这些白种胡族彻底占据。汉族人最终的命运会怎样?看看今天印度种姓制度下的贱民就知道了。

景炎三年二月,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光复军再次让世人震惊,光复报上登载了《驱鞑令》,扬言要蒙古人退出江南,退出中原,还归大漠,否则就将其统统杀光。该文写道:彼蒙古者,率兽食人,茹毛饮血,无伦无礼,蛮夷之部落尔。一朝得势,逞爪牙之尖锐,纵战祸于他邦……纵兵南下,侵我汉疆;攻川陕,无城不屠,尸塞水道,血染河殇,骨露荒野,堆砌成行。掠襄阳,焚烧俞月小说网手机站wap;长街空荡,失之熙熙,万人空巷,不见攘攘。攻掠之处,已无整土,屠灭之地,再无完族。自盘古开天地以降,中华之劫难,无过于此者。此诚王侯将相、士农工商同仇敌忾,誓死以抗,求存全种之秋也……人皆有一死,死法各不相同,然,有一种死亡最令人渴望,那就是战斗至死。好男儿谁不渴望战斗至死——名字千古流传,身后万年配飨。还有什么死亡比这种死亡更加辉煌,更加华丽,更加令人神往。一寸江山一寸血,百万宋人百万兵,拿起你们的刀枪,去享受那流芳百世的勇名,无论生死,我们都是无愧人生!鼓声动而南风起,剑气冲而北斗平。万众悲歌,气吞山河。诸君但尽人事于日下,必垂青史以永芳。圣人之云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者,尽在今朝。共之,勉之,励之!!!!

以这篇半文半白的文章为标志,光复军率先从舆论上发动了针对北元的攻势,此文一出,人们都议论纷纷,如此赤裸血腥的叫嚣,与圣人所说的要胸襟坦荡、大气容人,切不可斤斤计较、睚眦必报背道而驰,从而打破了国人以德报怨的儒家理论,强调的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还不等人们从震惊中清醒,光复报又发表了《悼民族英雄冉闵》,为饱受非议的冉闵正名。历史文献对五胡乱华绝口不提,只是片面强调冉闵的杀胡,而说不清冉闵杀胡的原因,一味破口大骂冉闵是屠夫、破坏民族融合,是历史的罪人,胡说什么本来汉人与当时的胡族彼此学习,各胡向往中国文化,汉人也向胡人学习放牧,文化上已彼此在逐步同化。而此文章中旁征博引,论述了从匈奴人开始,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所有入侵中原的异族全都是垂涎中原辽阔肥沃的土地、数不尽的财宝金银更不用说那些穿兽皮,吃人肉的野蛮部落,它们哪里懂得礼仪廉耻,伦理道德?它们是作为强盗来到中原,将作为强盗被杀死在中原、作为强盗被驱逐出中原,我中华民族怎能与禽兽“融合”?“和睦相处”?文章最后呼吁道:让那久违的血性再回到我们身上来吧,再重演一次杀胡灭胡的壮举吧。不要拿孔夫子“以德报怨”的四个字来当作我们软弱的借口和装点我们稀薄血性的掩饰。

此时的光复报已经被拆分成了《光复报》《泉州商报》《每日新闻报》等多家报刊,除了《光复报》在光复军直接管理之下,其它各家都已经被民间资本所收购。虽然官府早已经颁布了《新闻报刊管理办法》,强调了言者无罪,但《光复报》作为光复军的喉舌,它的一言一行还是代表着官府的思想和意图,尽管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但长期以来对于官府的畏惧与屈服,让这些已经独立的报纸并不敢发表言论来挑战官府的权威。

“这样不行?要让那些报纸也参与进来,不管是赞成的还是反对的。”许汉青对陈复文说道:“真理越辩越明,让大家把不同的想法都拿到桌面上辩论,总胜于把不满压在心底,暗地里说坏话搞破坏好。”

“看来观念真是不容易改变啊!虽然咱们颁布了法律,人们还是不太相信呀。这样吧,我让手下的人写几篇文章,去找《每日新闻》的老板发表,抛砖引玉吗。”陈复文有些无奈地说道。

“也只能这样办了,人们还是比较相信官府的,特别是陈先生,您是泉州知府,怎么也得给您这个面子呀。”许汉青笑着说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